宋元之际的哲学与文学

宋元之际的哲学与文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罗立刚
出品人:
页数:452
译者:
出版时间:2007-06-01
价格:2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902233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中国哲学
  • 流行
  • 欧美
  • 文学
  • 摇滚
  • 待读
  • 哲学
  • 元代相关
  • 宋元哲学
  • 宋元文学
  • 理学
  • 心学
  • 元曲
  • 话本
  • 哲学史
  • 文学史
  • 文化史
  • 宋代文学
  • 元代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一部论述宋元之际的哲学和文学的专著。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着力于哲学背景的分析,内容包括:朱陆之后南宋理学的发展,象数学的再度兴起,“性命双修”与“三教合一”等;下编注重于文坛风尚的揭示,内容包括:理学与文学的关系,文学与佛禅的关系,文坛上的“雅”、“俗”之辨,以及“诗话”、“词话”、“文话”等文学理论著作对后世的影响等。作者指出,“易代”文学相对“一代”文学而言,其功能不在于酝酿某种特殊的文学内核,而在于新陈代谢。宋元之际文学的特质就在于由“雅”趋“俗”。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目 录
前言
上编 宋元之际的哲学思想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金朝的灭亡与北方文化中心的变迁
第二节 蒙元汉化的深入和文化中心的北移
第二章“理”的衰退
第一节 朱陆之后南宋理学的发展
第二节 朱学向陆学的靠拢
第三节 陆学之士对朱学的接近
第四节 金代理学的流传及其与南宋理学的关系
第三章 象数学的再度兴起
第一节 象数复兴之因
第二节 宋末道教理论中的象数之说
第三节 从道教象数论向理学象数论的过渡
第四节 借象数明理
第四章“性命双修”与“三教合一”
第一节 佛禅的重“心”
第二节 炼“心”见“性”之论
第三节 佛“性”有“理”
第四节 全真受“理”
第五章 结论:“心”连三教
下编 宋元之际的文学思想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宋代“文”、“道”关系述概
第二节“文统”的发达
第二章 因“理”以求“法”
第一节 诗尊晚唐辨
第二节 场屋陋习对求“法”之风的促进
第三节“死法”之求
第四节“法’、“律”的误区
第三章 从“活法”到“清空”
第一节 重倡“活法”
第二节 求“法”以“悟”
第三节 标举“清空”
第四节 高“格”之企望
第四章“雅”、“俗”之辨
第一节 创作主体的“俗”化
第二节“俗”的侵蚀
第三节“骚雅”之求
第四节 返朴归真的艺术追求
第五章 结论:求“法”的实际效果
余论
引用书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本书下编能于理学家与文学家之间穿梭往来,细致的钩沉文统脉络,虽不至于精臻,然坦荡立论,源流自别,大体不亏,小节可补。雅俗之论似欠妥,虽材料丰实,言畅意达而未能见信。 罗先生较之空谈美学、妄议原理者大为可敬。观后记,书成1998年,复厌后学之非者。

评分

本书下编能于理学家与文学家之间穿梭往来,细致的钩沉文统脉络,虽不至于精臻,然坦荡立论,源流自别,大体不亏,小节可补。雅俗之论似欠妥,虽材料丰实,言畅意达而未能见信。 罗先生较之空谈美学、妄议原理者大为可敬。观后记,书成1998年,复厌后学之非者。

评分

本书下编能于理学家与文学家之间穿梭往来,细致的钩沉文统脉络,虽不至于精臻,然坦荡立论,源流自别,大体不亏,小节可补。雅俗之论似欠妥,虽材料丰实,言畅意达而未能见信。 罗先生较之空谈美学、妄议原理者大为可敬。观后记,书成1998年,复厌后学之非者。

评分

本书下编能于理学家与文学家之间穿梭往来,细致的钩沉文统脉络,虽不至于精臻,然坦荡立论,源流自别,大体不亏,小节可补。雅俗之论似欠妥,虽材料丰实,言畅意达而未能见信。 罗先生较之空谈美学、妄议原理者大为可敬。观后记,书成1998年,复厌后学之非者。

评分

本书下编能于理学家与文学家之间穿梭往来,细致的钩沉文统脉络,虽不至于精臻,然坦荡立论,源流自别,大体不亏,小节可补。雅俗之论似欠妥,虽材料丰实,言畅意达而未能见信。 罗先生较之空谈美学、妄议原理者大为可敬。观后记,书成1998年,复厌后学之非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