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建安时代〔一〕在中国文学史上,特别是在文人诗的传统 里,是一个很突出,很辉煌的时代。钟嵘《诗品》说: 自王、扬、枚、马〔二〕之徒,词赋竞爽而吟咏靡闻。……诗人之 风顿已缺丧。东京二百载中惟有班固《咏史》〔三〕,质木无文。降 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 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 于时矣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可谓是一门三文豪的代表了吧,后世能在声名上与之匹敌的,估计也就是苏洵一家子了。父子三人,多数人最熟悉的当是曹丞相,而曹丕曹植兄弟俩流传最广的是七步诗的故事。我曾在很久前读到曹丕的一首燕歌行,非常意外的推翻了对他的既定印象,到现在都...
评分价格也不贵。当当半价入手。对于三曹不了解,但是感觉选的篇目都是各有特色的,薄薄的书翻阅很适合睡前翻阅。余老师的注释内容挺不错的,用典的地方都有标注,以及其他引文。唯一不足的是个别罕见字无注音。 装帧质量也不错,比中华书局同时期的很多书要好很多,纸张好字迹清晰...
评分“为曹操平反”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毛润之一句“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让曹操幸运地咸鱼翻身,而后沫若先生的剧本《蔡文姬》更引导文人们去追捧这个千年枯冢—然而这并没有使我厌恶曹,反而要说:“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书生未免要写诗,写诗就...
评分“为曹操平反”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毛润之一句“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让曹操幸运地咸鱼翻身,而后沫若先生的剧本《蔡文姬》更引导文人们去追捧这个千年枯冢—然而这并没有使我厌恶曹,反而要说:“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书生未免要写诗,写诗就...
评分“为曹操平反”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毛润之一句“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让曹操幸运地咸鱼翻身,而后沫若先生的剧本《蔡文姬》更引导文人们去追捧这个千年枯冢—然而这并没有使我厌恶曹,反而要说:“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书生未免要写诗,写诗就...
名为三曹,其实入选的曹操和曹丕诗加起来才抵得上曹植的一半多点,可见编者对曹植的偏爱。当然曹植是当得起这偏爱的。看了曹植诗作回头再看曹丕的,韵、辞、意、情,都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上面。
评分高台多悲风
评分底纹换掉了,79年版,0.37元。
评分看全面战争三国宣传片后,忍不住再来读一遍曹公之诗,当真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宇宙人生。所谓“慷慨悲凉”四字,其实尽在孟德一人。 相较之下,二子悲而不慨,曹植除了七步诗和白马篇,还是文更喜欢。
评分人生如寄,壮心不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