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魔方

汉字的魔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葛兆光:原籍福建,一九五零年生于上海,初中毕业后,曾在贵州苗族山区插队,一九七七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一九八四年研究生毕业,曾经任教于江苏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一九九二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古代诗文要籍详解》、《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唐诗选注》、《中国经典十种》、《中国禅思想史――从六世纪到九世纪》、《葛兆光自选集》、《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等。另有随笔集《门外谈禅》、《考�在涧》、《佛影道踪》、《作壁上观――葛兆光书话》和《并不遥远的历史》等。

出版者:辽宁教育出版社
作者:葛兆光
出品人:
页数:238
译者:
出版时间:1999-01
价格:1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825191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葛兆光 
  • 诗歌 
  • 古典文学 
  • 文学 
  • 诗学 
  • 诗词 
  • 人文 
  • 语言文字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是古典文学研究界最早采用语言的眼光看待古典诗歌的著作之一。作者深刻地指出,古典诗歌具有独立的语言系统,采用的是独特的言语。这样,作者不是对一篇一首的诗词进行微观的分析,而是从宏观的语言体系的角度对于古典诗歌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整体风貌和动态发展做出把握。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单音节、具有视觉性、意象自足性的若干个汉字,在一定的框架中千变万化,组合了多少令人着迷、充满魅力的诗歌!可是,不知为什么人们总是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形式的美学意味视而不见,却热衷于水中捞盐似的寻找诗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那种语序省略错综的语言...  

评分

背景和意义(关于第一章) 这里涉及一个我国古代诗歌批评传统习惯用历史背景限定诗歌的意义的阐释传统。葛兆光对之提出了质疑,认为诗歌的魅力在于它的多义性,含混性,ambiguity。如果用历史背景固定了阐释的方向,用作者的话说就是画地为牢对之的貶抑,而不是对诗歌的尊重...  

评分

http://gc-daniel-0318.spaces.live.com/blog/cns!B6826F6CF83C99E!21588.entry 两书联评:从《美的历程》到《汉字的魔方》 之所以把这两本书放到一起说,不只是因为这两本书是我连着读的,还由于,这两本书都谈到了一回事,就是围绕一件作品,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关系到底...  

评分

进入大学之后真正意义上读的第一本书,算是初窥古典文学的入门之作吧。现在重头捋起来,感慨的不仅仅是这本书的分量,而是背后所负载的人和事,折戟高考的自己,盘根错节的过去,沉默寡言的生活,以及在图书馆夜读的日子。 从炎夏(其时大约已值立秋,怎奈平阳素来无秋)至深冬,...  

评分

葛兆光先生用西方语言学解构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构造,读起来让人推翻很多的诗歌赏析的惯性思维,给出最原始的语言学的分析!

用户评价

评分

個人感覺,葛兆光想學朱光潛寫《詩論》

评分

葛老这是多喜欢李商隐的《无题》还有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

评分

前几章解开了不少一直以来的疑惑

评分

貴在「最早」。框架設得好,但看下來並沒有很語言學,遠不及《唐詩的魅力》深入細緻。較適合作古典詩歌普及讀物。

评分

好读,而且不说空话,刀刀见血,算是开了一个方向。头两章是葛先生野心所在,谈背景与意义,语言与印象,破诗歌批评的传统中心,其中对于二元论的论述可以深入思考。其次重要的是对于诗文纠缠的分析,由古诗到谢灵运,由诗文合一到诗的意味出现,到盛唐,确定下来,到杜甫韩愈,开始转折复归文,到宋诗加强确定,到新诗以文为诗到回归巧思。最后则是意向虚字语序声律典故诗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