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斯密(1723-1790)是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他於1723年齣生在蘇格蘭的剋科底,青年時就讀於牛津大學。1751年到1764年在格斯哥大學擔任哲學教授。在此期間發錶瞭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論》,確立瞭他在知識界的威望。但是他的不朽名聲主要在於他在1776年發錶的偉大著作《國傢康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該書一舉成功,使他在餘生中享受著榮譽和愛戴。1776年,亞當·斯密在剋科底去逝。他一生未娶,沒有子女。
《國富論》前四篇的目的,在於說明廣大人民的收入是怎樣構成的,並說明供應各時代各國民每年消費的資源,究竟有什麼性質。第五篇即最後一篇所討論的,是君主或國傢的收入。在這一篇裏,作者努力說明以下各點:第一,什麼是君主或國傢的必要費用,其中,哪些部分應該齣自由全社會負擔的賦稅,哪些部分應該齣自社會某特殊階級或成員負擔的特殊賦稅。第二,來自全社會所有納稅人的經費是怎樣募集的,而各種募集方法大抵有什麼利弊。第三,什麼使幾乎所有近代各國政府都把收入的一部分,作為擔保來舉債,而這種債務,對於真實財富,換言之,對於社會的土地和勞動的年産物,有什麼影響。
很佩服该书的两位译者!两位译者有一项独特的能力,他们写的每一个字你都能看懂,但是你就是不知道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妈的!
評分翻译真心差,我没开玩笑 作为经济类本科生,实在没办法简单易懂地阅读这译本啊 比如这句“文明国家的殖民地土地荒芜、人口稀少”(page330 卷四 论殖民地)我看得云里雾里,因为文明国家的殖民地怎么会土地荒芜、人口稀少,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生命线从来没听人说过“土地荒芜...
評分一个优秀的经济学家,也一定是个很好的心理学专家,经济不是一堆枯燥数字的加减 ,也不仅仅是金钱的获得与亏损,而跟人的心理息息相关的。 比如作者的这本巨著就是建立在芸芸众生的自利(也可以说是自爱)的基础上的,猜想一下,假如这个社会占多数的是耶稣释迦牟尼一类的人物...
評分【按语:在阅读《国富论(1776)》之前,尚未来得及仔细阅读《道德情操论(1759)》,虽然知道后者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的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道德基础,因而只能暂时设定《道德情操论》与休谟《人性论》卷3中的道德理论是高度类似的:在休谟以同情原则来将...
評分斯密论分工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这样描述十九世纪的英国“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而事实上十九世纪是一个资本的时代。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席卷了全球,带来第一波世界性的产业革命,财富与生产力双双向前,资本主义从此取得了历史的胜利。正当其时,脱胎于...
任何一位學習經濟學的人都必須讀的一本書。
评分是內容還是翻譯的問題,各種長難句,讀起來吃力極瞭
评分自己最喜歡的譯本。收藏本。
评分這本版本翻譯很好
评分案頭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