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他的一生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仕前阶段:三十七岁前,在家过着养亲、读书的生活。他接触了一些南明遗民,了解到许多南明王朝兴亡的第一手史料和李香君的轶事。对写一部反映南明兴亡的历史剧萌发浓厚兴趣,开始了《桃花扇》的构思和试笔,但“仅画其轮廓,实未饰其藻采也”(《桃花扇本末》)。二、出仕阶段:1684年康熙南巡北归,特至曲阜祭孔,三十七岁的孔尚任在御前讲经,颇得康熙的赏识,破格授为国子博士,赴京就任。三十九岁,奉命赴江南治水,历时四载。这个时期,他的足迹几乎踏遍南明故地,又与一大批有民族气节的明代遗民结为知交,接受他们的爱国思想,加深了对南明兴亡历史的认识。他积极收集素材,丰富创作《桃花扇》的构思。康熙二十九年(1690),奉调回京,历任国子监博士、户部主事、广东司外郎。经过毕生努力,三易其稿,康熙三十八年,五十二岁的孔尚任,终于写成了《桃花扇》。一时洛阳纸贵,不仅在北京频繁演出,“岁无虚日”,而且流传到偏远的地方,连“万山中,阻绝入境”的楚地容美(今湖北鹤峰县),也有演出(《桃花扇本末》)。次年三月,孔尚任被免职,“命薄忍遭文字憎,缄口金人受诽谤”(《容美土司田舜年遣使投诗赞予〈桃花扇〉传奇,依韵却寄》),从这些诗句看,他这次罢官很可能是因创作《桃花扇》得祸。三、隐居阶段:罢官后,孔尚任在京赋闲两年多,接着回乡隐居。康熙五十七年(1718)这位享有盛誉的一代戏曲家,就在曲阜石门家中与世长辞了,年七十岁。他的作品.还有和顾采合著的《小忽雷》传奇及诗文集(湖海集》、《岸堂文集》、《长留集》等,均传世。
《桃花扇》是清代传奇的代表作。
《桃花扇》一剧通过复社文人侯朝宗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南明弘光朝覆亡的历史,所谓“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此剧根据的史实大约从明朝崇祯十六年(1643),到清朝顺治二年(1645)止,以李自成起义攻下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始,以清朝顺治皇帝征求山林隐逸结,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各种复杂矛盾,意图揭示弘光王朝覆亡的原因,使广大读者明
“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 信步走在秦淮河畔,看着这一缕水烟已流淌几千年。它窥视过六朝的胭脂粉黛,探眼过唐宋的风流雅韵,漂流着明清的画舫凌波。恍如一个时光长河中的老者,慢慢悠悠地讲述着几千几百年的故事。 这些故事中,《桃花扇》是最美丽的一曲。 ...
评分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软驻年华——未遇他时,你含苞在媚香楼头,嫩叶香苞,却又满含春愁。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他来之后,你盛开在他肩头,脂香粉腻,更是春情水悠悠。 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他去之后,你孑然在凄清的枝头,风吹雨打...
评分一段原文,一句我评,换不了字体,将就着看罢。 试一出先声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全书主旨。 奸马阮中外伏长剑,巧柳苏往来牵蜜线。侯公子断除花月缘,张道士归结兴亡案。 一“奸”一“巧”,大切。 第一出听稗 [鹧鸪天]院静厨寒睡起迟,秣陵人老看花时,城连晓雨枯...
评分一叹,作者功力非常强.孔尚任真不愧是才子! 二叹,一部宏大的作品,架在历史的真实及亡国的思考上,以历史的真实写成,使得它所表达的爱情在这样的背景下升华而显得更深刻了. 三叹,香君虽是女子,却晓大义,敢想敢做,竟比自命不凡的儒生、王侯将相来得无私多了。叫人敬佩香君之余不由...
评分往昔繁华富庶的朝代,官吏没有配备如今各种便携的计算和记录工具,以及蜘蛛网般密集的网络。于是我们无法去向当年的县府师爷们打听一些细节。比如,汴梁城的手工业者在庆历二年,绣了多少幅鸳鸯锦帕,打造了多少副金蝉宝钗,打磨了多少个玉佩。这些东西在一千年之前的宋朝都城...
一本小书居然做得十分规矩,难得。
评分当代最佳版本,收录眉批总评共八百余则。排印精致。
评分经马思宝点拨,回到原著。看出了广阔天地,世事浮沉。不是爱情剧呀喂。ps这个版本超级无敌棒!0702深感文脉之不续,义士之难再,国仇家恨化作尘缘散,渔樵赞礼只在方外寻。
评分特别喜欢,读过几遍,还是没厌倦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