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他的一生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仕前阶段:三十七岁前,在家过着养亲、读书的生活。他接触了一些南明遗民,了解到许多南明王朝兴亡的第一手史料和李香君的轶事。对写一部反映南明兴亡的历史剧萌发浓厚兴趣,开始了《桃花扇》的构思和试笔,但“仅画其轮廓,实未饰其藻采也”(《桃花扇本末》)。二、出仕阶段:1684年康熙南巡北归,特至曲阜祭孔,三十七岁的孔尚任在御前讲经,颇得康熙的赏识,破格授为国子博士,赴京就任。三十九岁,奉命赴江南治水,历时四载。这个时期,他的足迹几乎踏遍南明故地,又与一大批有民族气节的明代遗民结为知交,接受他们的爱国思想,加深了对南明兴亡历史的认识。他积极收集素材,丰富创作《桃花扇》的构思。康熙二十九年(1690),奉调回京,历任国子监博士、户部主事、广东司外郎。经过毕生努力,三易其稿,康熙三十八年,五十二岁的孔尚任,终于写成了《桃花扇》。一时洛阳纸贵,不仅在北京频繁演出,“岁无虚日”,而且流传到偏远的地方,连“万山中,阻绝入境”的楚地容美(今湖北鹤峰县),也有演出(《桃花扇本末》)。次年三月,孔尚任被免职,“命薄忍遭文字憎,缄口金人受诽谤”(《容美土司田舜年遣使投诗赞予〈桃花扇〉传奇,依韵却寄》),从这些诗句看,他这次罢官很可能是因创作《桃花扇》得祸。三、隐居阶段:罢官后,孔尚任在京赋闲两年多,接着回乡隐居。康熙五十七年(1718)这位享有盛誉的一代戏曲家,就在曲阜石门家中与世长辞了,年七十岁。他的作品.还有和顾采合著的《小忽雷》传奇及诗文集(湖海集》、《岸堂文集》、《长留集》等,均传世。
《桃花扇》是清代传奇的代表作。
《桃花扇》一剧通过复社文人侯朝宗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南明弘光朝覆亡的历史,所谓“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此剧根据的史实大约从明朝崇祯十六年(1643),到清朝顺治二年(1645)止,以李自成起义攻下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始,以清朝顺治皇帝征求山林隐逸结,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各种复杂矛盾,意图揭示弘光王朝覆亡的原因,使广大读者明
开始看到《桃花扇》这个名字,多少有些幻想,柔花扇骨,一时多少风流;落英缤纷,一时几缕辛酸。才子佳人,花前月下,风月荡漾,似花柔情…… 表面看这的确是一部具有浓郁中国风情的才子佳人篇。南国名妓李香君,风华绝代,美貌一时倾倒江南烟花巷陌,确是佳人。河南公子侯方...
评分(翻出了两年前的评论) “桃花扇何奇乎?妓女之扇也,荡子之题也,游客之画也。” 《桃花扇》这部书,被我生生看成了两本。 其一,南明秘史。 其二,烈女传奇。 此非贬义,亦非褒赏。在看原作之前,我被评论先入为主,有些猜测,看完之后全被推翻。也许是旁人读得更透彻,...
评分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家。与洪昇并称“南洪北孔”。 此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初版,参校兰雪堂本、西园本、暖红室本、梁启超注本而成,王季思、苏寰中、杨德平合注...
评分前几天在老家没事做,将清人孔尚任(字聘之)所撰传奇《桃花扇》寻来翻看了一遍。初时,由于是第一次涉足古典戏剧,对那些生旦净末丑简直一头雾水,一两齣过后方觉好了。其中颇有文采的诗句与一波三折的情节倒也赏心悦目,引人入胜。可是一口气读下来,始终没有惹得我“哭一回...
评分晏小山说“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当年侯方域为李香君题扇时,是否想起了这句词。 对于李香君来说,得遇如此的才子不易。人生若只如初见该多好,就像江南的美景一样,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更何况是在南京这样“六朝金粉地,千古帝王州”这...
好书
评分这是传说中与红楼梦媲美的古典名著吗?额,我肤浅的觉得差的不是一般远。
评分好奇怪这个总能刷地一下看完……
评分好奇怪这个总能刷地一下看完……
评分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不因重做兴亡梦,儿女浓情何处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