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天

那年那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叶青,生于1957年。中学毕业后进工厂做学徒,后来上了大学。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然后到北京。做了几年出版社编辑,然后辞职。选择了无业,或谓之以自由为职业,整整十八年。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著作有《十三不靠》、《欢乐宗教》(中国科学出版社)、《清汤白水》、《平淡映月》、《抬头看天》、《昏晕哲学》、《古董主义》(中国友谊出版社)等。

出版者:三联书店
作者:朱叶青
出品人:
页数:398
译者:
出版时间:2005-01
价格:2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2205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艺术 
  • 那年那天 
  • 青春 
  • 青春历史 
  • 热情与梦想,现实与故往 
  • 大学 
  • 生活 
  • 朱叶青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写作的缘由,出自袁运生先生的一批水墨肖像作品。依画上落款时间,是1981年5月,地点是敦煌。画中人大都是浙江美术学院77级国画、油画、版画班的学生,他们去敦煌学习,邂逅中央美术学院的袁运生老师,于是,在夜晚的烛光下,产生了这段因缘。二十三年过去,画中人天南海北,有的成了在国外走红的艺术家(法国黄永),有的成为成功的商人(查立),有的则被黑人枪杀于纽约街头(林琳),有的至今被关在美国监狱里(陆红)……更多的,成为中国美术教育界的重要角色。作者也算得上其中一员。他应邀采写画中二十余年来的经历,却不期然探及浙江美术学院五十年的历史、人物,并由此涉及到新中国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与意识形态间的复杂关系,展现出重大主题。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想读《那年那天》。朱老师说:“记忆一如花蕾,并非尸体,也是个活物,还是生长着的”。 孙杰的书评《那人那书》,称此书“整体色调鲜明,局部刻画深入,体例结构不落俗套”,好像在评一幅画,拼贴画。他/她问:“在重整河山的激荡岁月中,77、78级同学们的手印留在了校园内...  

评分

我想读《那年那天》。朱老师说:“记忆一如花蕾,并非尸体,也是个活物,还是生长着的”。 孙杰的书评《那人那书》,称此书“整体色调鲜明,局部刻画深入,体例结构不落俗套”,好像在评一幅画,拼贴画。他/她问:“在重整河山的激荡岁月中,77、78级同学们的手印留在了校园内...  

评分

买这本就是冲着那段往事。 那段逐渐解冻的往事。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很多人已经遗忘了,但总还有人记得。 在那些经历过的人,在那些倾慕过的人中间流传。。。  

评分

我想读《那年那天》。朱老师说:“记忆一如花蕾,并非尸体,也是个活物,还是生长着的”。 孙杰的书评《那人那书》,称此书“整体色调鲜明,局部刻画深入,体例结构不落俗套”,好像在评一幅画,拼贴画。他/她问:“在重整河山的激荡岁月中,77、78级同学们的手印留在了校园内...  

评分

买这本就是冲着那段往事。 那段逐渐解冻的往事。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很多人已经遗忘了,但总还有人记得。 在那些经历过的人,在那些倾慕过的人中间流传。。。  

用户评价

评分

就像我居住的地方一样,这本书的怀旧似乎让我看到了这片土地的过往。

评分

故事应该要很有意思的 但好像还差点 可能是混乱的时间轴

评分

这本缘起袁远生先生的一批水墨肖像,人物是浙江美院77级的学生,书中写的也是77级油画系的故事,作者自谦只是将道听途说整理誊写出来,汇而为篇,看似堆码成一个集体记忆和集体情绪的模样。在那个刚结束浩劫的年代里,校园里的匠人还继续沿袭陈规,学生却本能地追寻“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识”,两者的碰撞以学生或被开除、或被变相发配边疆告终。亏得世上还有美国,兼国门大开,不然也难在三十年后从书中读到这些人。

评分

那个情怀啊

评分

有些人死了,其实依然活着,有些人活着,其实早已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