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读者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来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
莫提默·J. 艾德勒(1902-2001)以学者、教育家、编辑人等多重面貌享有盛名。除了写作《如何阅读一本书》外,以主编《西方世界的经典人并担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相异而闻名于世。
查尔斯·范多伦(1926-)先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后因故离任,和艾德勒一起工作。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编辑《大英百科全书》,一方面将本书1940年初版内容大幅度增补改写。
一本不值得阅读的书,就不值得把它阅读好,这是真理。对一个读者而言,大部分的书籍,并不值得认真读,停留在作者所谈到的阅读的第二层面(检视阅读)就足够了。 可是,大部分人还没学会检视阅读或者说略读呢,这本书的意义,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在于前50页,前50页教了一套让...
评分一个字一个字敲完这长长的笔记,真是佩服自己。但其实,我是没什么耐心的人,能这样做到,实在是这本书的功劳。 是的,这是一个评价,因为我已经读懂了这本书,可以说,我赞同作者的观点,并相信这样做能提高自己的阅读技巧,所以坚持下来,并会一直实践下去。 读好书,并运用...
评分当然前提是如果10年后我不是独身。我会给我的孩子推荐这本书,在他们接受国家教育之前。 该书第一版是1940年,60多年过去了,至今仍在Amazon排行2000位。作为一本指导你如何阅读的工具书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实属难能可贵。 古云:开卷有益。本书却教导你开卷未必有益。 书...
评分 评分学院风的实用类书籍,逻辑性很强,这本书弥补了缺乏阅读规范而产生的种种问题。并从收获的角度探讨了如何严谨而有技巧的进行不同目的的阅读。尤其是对一本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道理讲得非常清楚。最后的主题阅读对做学问的人是极大的福利。不得不说,这纠正了我两个错误,一是瞎读,二是读瞎了。瞎读就是博而不专,读完拉倒。读瞎就是一本书的精髓没有吃透,辜负了作者,也浪费了自己时间。还要说的是,读书是为了让人谦虚,为了心智的增长,为了通过学识的丰富结合自己的经验让灵魂不忧不惧。对我而言,读书的快乐在全部在此。我想我已经很长时间都在盲目的快乐了,这本书改变了我。
评分翻译的有点儿烂
评分伟大的书,每一个爱读书的人都应该尽可能早的去读这本书,这样你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我从这本书中获得最多的是“速读”技能,让我震撼的是“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这让我避免了很多无效的阅读,节省了大把的时间。
评分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让读书这个行为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收获,评论区里有些评一星两星的无非是不认同作者的这个目的罢了,他们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开心和娱乐,觉得何必搞得那么麻烦;还有些则是因为恐惧作者说的这种繁琐的读书方法,为了规避它,所以反过来抨击这本书本身。正所谓娱乐至死,如果总是因为怕麻烦逃避这个逃避那个,那到最后生活就只剩下苟且了
评分绝对好书,与吕思勉《为学十六法》以及金克木《书读完了》搭配着看,不亦快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