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兰德镜子

佛兰德镜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后浪丨四川文艺出版社
作者:dome
出品人:后浪
页数:168
译者:
出版时间:2019-9
价格:4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1154478
丛书系列:后浪·说部
图书标签:
  • 小说
  • 中世纪
  • 文学
  • 虚构
  • 原创文学
  • 中国
  • 后浪
  • 长篇小说
  • 佛兰德镜子
  • 艺术史
  • 镜子
  • 中世纪
  • 欧洲
  • 绘画
  • 文化
  • 历史
  • 宗教
  • 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编辑推荐

★ 一本极具名著气质的原创小说,独特的语言质感、异国的文化背景,造就了这本超越国界的小说,充分显示“新海外汉语写作”的多种可能性。

★ 在这个层层镶套的故事盒子里,时间交错,形象重叠,情节穿插,人事物互 为镜像,为历史打开了一个个裂隙。

★ 宗教与历史、自由与权威、梦境与现实、友情与牺牲交叠出现在同一片土地上,作者用叙事的力量完美地诠释了超越时空的信念、友爱和命运的种种。

◎ 内容简介

1940年5月10日,纳粹德国入侵比利时,8月31日,列日-奥斯坦德的夜车发车。在火车上,一位携带中世纪油画的乘客遇到了一位历史学家,两人的交谈逐渐脱离现实时间,打开一个个遥远的故事:远征新大陆的堂·迪亚戈,命名为“红”的修道院,一颗无处安放的心,《信经》形成时期的爱情,分不清梦境与现实的佛兰德画家……

故事在对话中展开,在对话中层层镶套,犹如无穷镜像,映现历史的深渊与爱的核心。

“友谊不仅诞生在熟悉的人之间,人们完全可以凭借对遥远之人的仰慕,建立坚实的激情;不必区分友情与爱情,因为友谊是从爱这个词派生而来……”

作者简介

dome,本名胡葳,1984年生于天津,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旅居巴黎,在巴黎索邦大学先后获得比较文学硕士与博士学位,研究亚西西的圣方济各、中世纪圣徒文学与神秘主义。曾以报刊专栏与大学讲座的形式,普及中世纪手抄本的艺术。是一位低产的小说作者,代表作《世界之灰》《佛兰德镜子》。又是一位自己给自己画插画的插图作者,并试图做一名漫画作者。

目录信息

序幕
Ⅰ开往奥斯坦德
Ⅱ乞援人
Ⅲ“红”里发生的事
Ⅳ无处安放的心
Ⅴ一颗心抵另一颗心
Ⅵ《信经》形成时期的爱情
Ⅶ“譬如蜘蛛造屋”
Ⅷ一万一千夜
Ⅸ万物的根源是圆
Ⅹ在布鲁日停靠
关于35712号案件的报告
附录1 佛兰德镜子编年史
附录2 相关王室谱系表
附录3 汉堡手稿
附录4 资料散记
仿虚史
未来的影子
此地此刻
阿尔韦诺·阿雷东多
几不可见的抖颤之球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看完《佛兰德镜子》的下午,我走到室外,站在纳福胡同的深处望见北京的太阳稳定地发出橙红的光彩。我忽然记起曾经在另一个什么地方,也像今天一样远远地、空空地望过太阳,心里面带着一阵相似的时空的恍惚。那大概是很小年纪的某个暑假,被带到西安去看兵马俑。当年的那轮太阳...  

评分

读懂这本书你可能需要了解: 中世纪晚期佛兰德(佛拉芒)艺术、神秘主义神学、贝居安修会、晚期罗马-早期教会时代的神学讨论、圣心崇拜、圣雅各朝圣路、中世纪手抄本、圣徒崇拜(尤其是圣女乌尔苏拉的传说)、使徒约翰的形象,等等…… 呃……反正我是看得云里雾里的……这种小...  

评分

这本书读起来有些云里雾里,书中的背景故事有很多。很好奇这样一本充满宗教神秘切专业性强的小说为什么会这么受欢迎。读的时候我是把他当做纯虚构文学来看的,本以为这样可以容易些。但作者好像默认了是和他有类似背景知识的人才会读这本书。很多地方,我猜测真正看懂的人会有...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同心圆的结构,轮舞式的推进,作者精研圣徒文学,语言充满灵性,这是一部奇妙的作品,而且出现在中文世界里显得尤为特殊。我深信这部精彩的作品既能赢得文学读者的认同,也能吸引更多过去并不关注文学的读者来真正认识文学。

评分

给dome老师打call: 三天看完了《佛兰德镜子》,喜欢里面所有关于神秘交汇发生的瞬间的描述。DOME的文字不止美,难得的是有力量。如果没有对某种理念的坚定且温情的信,绝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看完想起刘野那幅看画的小女孩,有着同样无限回环的结构,画外仍然是无数画框。人无法注视一而只能看到一的影像,其引发的反转观照必然是感性杂多,所以才有了这许多不同时空中的形象,古罗马的教士、16世纪的宗教裁判官、"异教徒"、忧郁的画家、发疯的公主……但作者早已借着胡安的口说了:"就像回到在大学研读古卷的日子。仿佛昨天读过什么,今天就在经历什么。我们回到了古罗马时代!"所谓的杂多和差异的根源在于某个同一的理念。无数的镜子,围着同一个实体。

评分

华丽但空洞,结构上用了太多力气,但也不过就是如今已经常见的嵌套同心圆。遣词造句的能力和基本的叙事性真是硬伤, 模仿翻译腔的语言风格过于刻意,很不愉悦的阅读体验。 一种装腔作势和故作聪明的气息让我不舒服,尤其来自文中散见的(叙事之外的随性)「议论」,即作者自以为的「金句」。 我可以很勉强地认可它是文学的一种可能性(也就是营销文案里的「海外汉语写作」),但我绝对不认可这是一本好书。 作者在采访中说,它写作本书时不写不能翻译成西文的句子,是啊,有如此明确的造句「目的」而写成的东西,必定不会是文学的自然阐发。技巧先行,无异于公然背弃文学本质。 不是小众就是好的,不是另类就可以标榜先锋,不是塞满了知识点就叫做百科全书。你首先得是一本好书,再来歆享读者的赞誉和批评家的解构。 #宁可没看过的书#又添一本。

评分

装腔作势的修辞和优柔造作的故事。这样唯一恰好能做到的是修辞和主题搭上调了。应了桑塔格说的,这不是风格,而是风格化,它们的差别和意志与任性的差别一样。 作者放大了他的兴趣,但是他的感受只有那么一点点……

评分

同心圆的结构,轮舞式的推进,作者精研圣徒文学,语言充满灵性,这是一部奇妙的作品,而且出现在中文世界里显得尤为特殊。我深信这部精彩的作品既能赢得文学读者的认同,也能吸引更多过去并不关注文学的读者来真正认识文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