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的旧注本亦有许多种,其中以陈婉俊的补注本简明精当,流行最广。她的注解除简介作者生平外,比较注重语词名物的诠释,博引旁征,字梳句栉,对今天的读者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该书独特价值在于基本保留了中国典籍的格式风范,又有断句标点,适宜今人诵读感怀古意。 详读原编点注加上补注,却有“无字未有出处,无诗未有典故”之感慨。 首推《长恨歌》补注,堪比短篇小说一部。
评分小的时候爸爸给我买的,正是这个版本,封面隐约是个凤凰,封塑后很硬。几年之后,因为常翻的缘故,封面已经折断了。书页是类似于报纸的那种纸张,用钢笔写,会洇开。 多年来我喜欢在早读课读它,没事的时候喜欢翻翻它,课后喜欢看那些小字的注释。这是我最初的诗歌爱好之见证。
评分记得不止有一个朋友问过我:读了那么多书,最喜欢那一本?我总是笑着说,我喜欢的书很多,比如说《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海子的诗》《王小波文集》《红楼梦》《挪威的森林》《傅雷家书》《走向奴役之路》。。。。。。但是,如果说最喜欢的,也就是唐诗了。 每当说这句话...
评分晚上经常睡不着,电视太俗,其他书又吃力,只要这本可以安心的翻看,喜欢的就仔细看,不喜欢的就翻过去,总有想看的诗句。也许一百年后很多东西都没有了,这本还是有很多人看的。 可以喜欢李白的洒脱,杜甫的沉郁,王维的清和,李商隐的瑰丽,孟浩然的自然,杜牧的忧伤,...
评分还没读书的时候,妈妈就用这书来教我背诵唐诗。那时虽然很幼稚,根本不懂其中的内容,但是就摇头晃脑的在那里将诗歌朗诵出来的时候感觉也是很舒服的。等读书的时候,已经不需要再花精力去背诵,而是把精力全然投入在了解析文字本身上,或许这也是让我对诗歌特别感兴趣的原因吧。
初中暑假每天背一首,还真有情趣~
评分1992
评分“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10年后再读唐诗三百首,直可谓句句动情,字字惊心。
评分杜甫粉。王维这种小清新我是真读不进去。还有就是。。。。堂堂大学生,我读的版本竟然是中小学生必读丛书版=_=
评分我最早背得书三岁到四岁时全部背完,不过自己还是听妈妈说的,根本记不起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