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小波一样长在北京的阿城,言语中永远充沛的幽默感和调侃味道让他的文字成为一种表达思想的利器。 阿城这个人应该是少年早熟的,12岁便已遍览当时能读到的众多中西文学名著,这种阅读的天分在他的文字里充分体会到,无论文理,到他手里,似乎可以很快得其精粹,写作...
评分只能说,很遗憾读到的第一本阿城的作品是这个。感觉很一般吧,写了两年的杂志专栏集结而成,大段大段的引用和自引,可能是为了凑字数多拿点稿费吧。大段大段的生物“常识”,“爬虫类脑”、“哺乳类脑”之类的论断让人厌倦又怀疑。读罢全书,竟觉得这所谓“常识”不了解也罢。...
评分FIKA讨论,要做个有学问的人(Learned man),基本标准是啥?我装逼说现代中国应该是英语、电脑和理财都能拿得起来。古代中国也许是礼乐射御书数,业余爱好琴棋书画诗酒花? 瑞典人大骇,说中世纪前我们还是野蛮人,和你们天朝上国真不好比!我们就两条基本标准: 1. 掌握至...
评分阿城先生在《常识与通识》一书中戏称,将来要为自己撰写一个墓志铭,上写“读书驳杂,不足为训”八个大字。他的阅读量确实很惊人,不过其思维方式有一个规律可循,那就是利用科学新知,来解释文化与人性中的种种表现。这本书说的是常识。其实常识绝非尽人皆知,很多人之所以活...
评分同王小波一样长在北京的阿城,言语中永远充沛的幽默感和调侃味道让他的文字成为一种表达思想的利器。 阿城这个人应该是少年早熟的,12岁便已遍览当时能读到的众多中西文学名著,这种阅读的天分在他的文字里充分体会到,无论文理,到他手里,似乎可以很快得其精粹,写作...
我当时以为只要不去理政治就可以了,不料政治可以很方便地阻挡常识。
评分有底子的人不少,爱卖弄的人也多,难得的是看得通透,说得通透,让人安静看着,不生厌,慢慢喜欢起来。通篇在「脑」与艺术、爱情等来回游荡,篇篇必揶揄一把文革,会心之余,常常莞尔。阿城的声口真好,是可以读出来的那种好。心细如发,文润如玉。活到这境界,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评分一个着迷于生物学的文学家。即使是讲道理 阿城的文章也感受得到匠心之外的灵气。最喜欢 魂与魄与鬼及孔子 视角新鲜生动 同样是读书啊 读出多大的滋味和乐趣 还是要有如美食家一般的本事的。
评分嬉笑怒骂,天马行空,阿城果然是『天生的文体家』,讲常识,从当代的自然科学出发,但阿城也善于从中国的古籍、笔记中挖掘素材,而比同样擅长此道的张大春更老辣。很欢乐,很常识。阿城也没有忘记提示我们,如文革那样混乱的时代,本质上就是常识极端缺失的时代。反观今日,何尝不是如此?
评分清谈与讽刺。很短很好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