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以鬯1972年在香港《星岛晚报》上发表长篇连载小说《对倒》,1975年,作者将12万字的《对倒》改写成同名的短篇小说。长、短两篇小说都被收入作家出版社这本《对倒》中。
小说是从一枚相连的邮票引发的一男一女的故事,一个是从上海移民来香港的中年男子,一个是在香港本地长大的少女……
刘以鬯原名刘同绎,字昌年;1918年12月7日生,祖籍浙江镇海。1941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曾在重庆、上海、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任报纸、杂志编辑、主编。1994年成为香港临时市政局“作家留驻计划”第一任作家。1985年1月至2000年6月,任《香港文学》月刊总编辑。现为香港作家联会会长。
刘以鬯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有《酒徒》、《寺内》、《天堂与地狱》、《岛与半岛》、《他有一把锋利的小刀》、《短绠集》、《见虾集》、《刘以鬯实验小说》、《龙须糖与热蔗》、《端木蕻良论》等。
一个刘以鬯 ,两种“对倒” 赵松 “……淳于白站在一个空白中。那是一个具有恐怖意味而又并不代表什么的空白。他有点好奇。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只好迈开脚步,朝前走去。” 这段藏在《对倒》长篇版本第60章的文字,我猜,很可能是这小说的原点。就像一个闪念,在某个时刻,它...
评分“亚杏走出旧楼,正是淳于白搭乘巴士进入海底隧道的时候。” 故事就这样开始了。两个不相干的人,他们的生活切面和意识片刻在作者营造的时空里,被许多的陌生人,现实的戏剧交错在一起。最后电影院相遇,但只是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排排坐下的一个钟里,使各自的生活场景和...
评分文字没有特别之处,情节更是没有,但却引人入胜。作者营造的同一个时空,两个不同的世界,十分惊艳。不管怎么说,我是进去了,进入了作者创造的空间。淳于白进入海底隧道,亚杏走出旧楼,故事已经开始。两人最后在电影院相遇,简直拍案叫绝。看完感觉不像意识流,反而像个三维...
美得不行
评分因为花样年华,不仅看了这本书,还去了铜锣湾的金雀饭店,坐在梁朝伟和张曼玉的照片对面吃牛排,像个头脑发昏的笨影迷。
评分中年的男子追忆过去,年轻的少女憧憬未来。两人的幻想世界截然对倒。
评分因为花样年华,不仅看了这本书,还去了铜锣湾的金雀饭店,坐在梁朝伟和张曼玉的照片对面吃牛排,像个头脑发昏的笨影迷。
评分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