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华苓,湖北人,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1949年由中国大陆到台湾,一直到1960年任《自由中国》半月刊的文艺主编和编辑委员。1962年~1964年在台湾大学和东海大学教小说创作。1964年,应邀为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访问作家。1967年,聂华苓和美国诗人Paul Engle共同创办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每年邀请世界各地区作家到爱荷华四个月,写作,计论,旅行。1971年,和Paul Engle结婚。两人主持“国际写作计划”21年期间,世界各地区到爱荷华的作家有七百多位。曾经参加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及“国际写作计划”的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作家有八十几位。聂华苓于1988年退休,专事写作。
聂华苓已出版二十二本书,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中译英,英译中以及文学评论,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中文地区出版;并有作品在美国、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意大利、葡萄牙、波兰、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英国、荷兰、以色列等国翻译发表。两卷英译的《百花齐放文集》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
中国人活得太不容易了,别人只能活一生一世,而中国人一生就得经历三生三世的试炼和痛苦。也算福气吧。看了她的书,你为她哭还是为她笑?你为大家哭还是为大家笑?当一切都化为陈迹以后,还有文字,还有书。聂华苓、安格尔和我们都活在书里。毕竟有那么多中国同行在华苓的依阿华山坡上,一个叫做渡埠客街的家里,度过那么美丽和快活的时光。那样快乐的时光并不是常常能够得到的。
聂华苓,鹿园红楼的女主人,保罗生死相随的妻子,三生三世,永恋着母土,三生三世,如凤凰一浴火般精彩美丽壮观的奇女子,是她,使小城“爱荷华”名扬世界。
这么好的一个作家,应该被人所知。 ~ 聂华苓的豆瓣 http://www.douban.com/group/440560/ 《三生三世 聶華苓》 風華再現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YyNTU3ODg4.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YyNTU5OTM2.html
评分乍一翻开有些泛黄带着些封存已久气息的书页,看到再生缘,就为那种自然细腻,如同面对面讲话一样的文字而有些忘记了我的时间。我已经随着她走过战火纷飞,见过那么多牛气个性的为自由为信仰而执着的人。 最感慨的是她和paul的爱情。一下子就爱上了鹿园,面对着爱...
评分《三生三世》,既是聂华苓个人人生轨迹的白描,也是二十世纪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折射了与她同时代中国人生活的一个侧面:军阀割据,内乱不止,外族入侵,国土分裂,极权统治下的白色恐怖,并由此而致的流浪漂泊迁徙动荡。战乱频仍的年代,个人的生离死别,因此被压缩成一个...
评分深夜读完三生三世。感慨动容。这是怎样一个饱满率直,而又大气坦荡的女人啊。 不知为何,这本书总令我想到巨流河。 如果说巨流河是从儿女情长到家园史诗,那么三生三世,正好颠倒过来。 也便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身为几乎同时代的女性,乍看来,聂华苓似比齐邦媛幸福...
聂华苓
评分久久没看回忆录,聂华苓是个能写之人,遣词造句铺排什么的都很不错,生动而且不罗嗦,难得是也有情感见其中,且相当“老派”,藏而不露,然而深。但是怎么说呢,她就是没写到我心坎里去。我羡慕她,佩服她,就这样,就这样而已。
评分2010-07-03 首图
评分中间很多情节是不连贯的,不知道是不是审查的原因
评分不知为何,读了之后,感到作者的第一生最为刻骨铭心,她最爱母亲。最后部分的爱情,反而不觉得作者如何用力,或许是paul太爱华苓,或许是外国人总直率的表达爱。可我总觉得,作者的前半生太过用力,后半生已无力去拼命的爱。但她又是聪慧善解的,懂得什么最该珍惜,所以能完满的回应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