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华苓,湖北人,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1949年由中国大陆到台湾,一直到1960年任《自由中国》半月刊的文艺主编和编辑委员。1962年~1964年在台湾大学和东海大学教小说创作。1964年,应邀为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访问作家。1967年,聂华苓和美国诗人Paul Engle共同创办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每年邀请世界各地区作家到爱荷华四个月,写作,计论,旅行。1971年,和Paul Engle结婚。两人主持“国际写作计划”21年期间,世界各地区到爱荷华的作家有七百多位。曾经参加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及“国际写作计划”的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作家有八十几位。聂华苓于1988年退休,专事写作。
聂华苓已出版二十二本书,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中译英,英译中以及文学评论,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中文地区出版;并有作品在美国、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意大利、葡萄牙、波兰、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英国、荷兰、以色列等国翻译发表。两卷英译的《百花齐放文集》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
中国人活得太不容易了,别人只能活一生一世,而中国人一生就得经历三生三世的试炼和痛苦。也算福气吧。看了她的书,你为她哭还是为她笑?你为大家哭还是为大家笑?当一切都化为陈迹以后,还有文字,还有书。聂华苓、安格尔和我们都活在书里。毕竟有那么多中国同行在华苓的依阿华山坡上,一个叫做渡埠客街的家里,度过那么美丽和快活的时光。那样快乐的时光并不是常常能够得到的。
聂华苓,鹿园红楼的女主人,保罗生死相随的妻子,三生三世,永恋着母土,三生三世,如凤凰一浴火般精彩美丽壮观的奇女子,是她,使小城“爱荷华”名扬世界。
看《三生三世》,保罗•安格尔对聂华苓讲过的一句话最令我感动。他在一封信的结尾写道:“我只愿生生世世守着你。”这句话听着缠绵。如果不联系华苓与保罗的爱情,还会让人觉得矫情。 我觉得聂华苓的人生是很圆满的。说圆满,是因为在她的一生中,经历了风风雨雨,见证了许多...
评分 评分 评分中国人活得太不容易了,别人只能活一生一世,而中国人一生就得经历三生三世的试炼和痛苦。也算福气吧。——王蒙 在图书馆里,我不止一次看到这本书,由于被它的厚度所惊吓,心里明白自己是没有耐心把它看完的,所以只好放弃。约一个月前,我又一次偶然地拿到这本书,看到了...
评分深夜读完三生三世。感慨动容。这是怎样一个饱满率直,而又大气坦荡的女人啊。 不知为何,这本书总令我想到巨流河。 如果说巨流河是从儿女情长到家园史诗,那么三生三世,正好颠倒过来。 也便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身为几乎同时代的女性,乍看来,聂华苓似比齐邦媛幸福...
這學期選修了IWP的一門翻譯課,前兩天去了Mayflower山上的安寓探望了聶老師。88歲的老太太了,笑起來依然那樣大氣爽朗,真情至性。保羅91年去世后她就一人獨居在那幢胭脂紅的小樓里,她介紹書房時指著牆壁上兩幅Portrait點給我看,左邊是她右邊是Paul,那望向亡夫畫像的眼神,依然充滿深情。聶老師的一生,見證了北伐、抗日、內戰、國共破裂、中美建交,解放前她去了台灣,在台灣因雷震案又遠走美國,三生三世,大江大海,家仇國難,民族大義……她的名字,和中國、台灣緊緊相連,更和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中無數優秀文學家的名字緊密相連。她說,文學,是一個民族的根,一個國家的經濟毀了還可以再建設再迎頭趕上去,可如果精神和風骨垮了,就完了
评分殷海光人好有意思啊
评分生活不是诗,而是一块粗糙的顽石,磨得人叫痛,但也更有光彩,更为坚实。开篇用的是再生缘的典故,点出了聂华苓母亲被骗婚的一生,这一段写的尤其让人动容。
评分听聂阿姨娓娓道来,那过去的事,尤其是那些我们缺失的民国往事
评分听聂阿姨娓娓道来,那过去的事,尤其是那些我们缺失的民国往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