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特・埃利亚斯1879年6月22日生于布雷斯劳。1915年应征入伍,赴西线作战。1918年就读于布雷斯劳大学.专业为医学和哲学。192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5年迁居海德堡,开始了学者生涯。在认识了卡尔・曼海姆教授后转向社会学研究。1930年迁居法兰克福,为曼海姆教授当助教。 1933年希特勒上台。逃离德国.试图在瑞士和巴黎大学求职。1935年流亡英国,开始写作《文明的进程》。19351975年主要在英国。战后,在“成人教育中心”任教。1954年在雷斯特大学教授社会学。19621964年在阿卡拉附近的加纳大学任短期教授。1965年起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海牙)和德国(明斯特、康斯坦茨、亚琛、法兰克福、波鸿、比勒费尔德)任客籍教授。1984年定居于阿姆斯特丹。1990年8月1日逝世。
埃利亚斯凭借本书在80多岁才著作等身,这对埃利亚斯来说确实是不公平的。当然,我们后来者没有资格来评论埃利亚斯的历史,也没有资格来评论《文明的进程》所遭遇的历史,或许,这本书的历史本身就值得研究。阅读完该书,确实是一个十分美妙的心理体验过程。 这本书的最大的亮...
评分forcode:这是李康老师"国外社会学说"的课程作业,中文读后感一篇,我读的是埃利亚斯的社会学经典《文明的进程》,第一卷读了三分之二吧,挺有趣的一本书,读后感和书摘我就录入了五十多条,放在论文的后面吧。本书在豆瓣的地址是: 文明的进程(1):西方国家世俗上...
评分读《文明的进程》序言部分 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研究 西方国家世俗上层行为的变化 Norbert Elias (著) 袁佩莉(译)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上海) 1998年4月 序言是《文明进程》再版时Elias特意撰写的,意在再次表明自己先前认为已在书中明显表述...
评分一 就这本书本身的内容而言,实际上我认为埃利亚斯和基本与他属于“一代”的社会理论家如福柯、布迪厄等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即在分析所谓“近代”的问题的时候,都在有意与无意间把披着“科学、理性和文明”标签的“现代”给解构的一干二净。篇幅...
原来真性情只是骑士贵族的特权????,论现代社会如何教你重新做人╯﹏╰
评分第二卷尤其好
评分该先补补欧洲历史再读的………
评分社会学劝退...
评分此卷证明了埃利亚斯不是一位民俗研究者,个人的心里结构和更加宏大的社会结构变迁找到了契合点。但是,此卷行文拖沓繁复、缠绵回绕,远不如上卷的干脆利落。同时,此卷的翻译亦逊于上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