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1919年赴美留學,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迴國後,曾任廣東大學、燕京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教授、哲學係主任兼文學院院長,西南聯大哲學係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52年後一直任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長期從事哲學教學和研究,在哲學思想和中國哲學史研究方麵自成體係,為中國哲學史的學科建設作齣瞭重大貢獻。著有《中國哲學史》、《貞元六書》、《中國哲學史新編》、《中國哲學史論文集》、《中國哲學簡史》(英文)等。
《一種人生觀》為哲學大師馮友蘭先生20年代的主要著作之一,係統而又精到地闡述瞭他受新實在主義影響而形成的人生哲學觀念。1919年赴美留學的馮友蘭,師事的是新實在論者孟大格和實用主義大師杜威。他後來迴憶道:“在我的哲學思想中,先是實用主義占優勢,後來是新實在論占優勢。”他的這種由實用主義到新實在論的思想轉變,在《一種人生觀》中已體現得頗為明顯。於其中,馮友蘭力圖把新實在主義同中國傳統哲學結閤起來,而這一思想在他後來建構的新理學體係中得到瞭充分的發揮。
这本书是应该算是半白话吧,小魔有些地方不是很能理解那些古文(语文基础太差),看下来,每一篇基本都是短短的,在微妙的地方会让人有种顿悟的感觉,许多看法是平时忽视的,很有启发性,个人觉得还是值得一读的,老祖宗们的精华的一种体现吧
評分这本书是应该算是半白话吧,小魔有些地方不是很能理解那些古文(语文基础太差),看下来,每一篇基本都是短短的,在微妙的地方会让人有种顿悟的感觉,许多看法是平时忽视的,很有启发性,个人觉得还是值得一读的,老祖宗们的精华的一种体现吧
評分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然而大多数时候还是只有局内人才能知晓事物真相,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冯先生在这本小书里直言人生之真相即是具体的人生,如同山水草木,只须知其为何,而无须知其所为何。冯先生在谈人之欲时提出中和与通二道,道德上之所谓和,正如知识上之所谓通...
評分这本书是应该算是半白话吧,小魔有些地方不是很能理解那些古文(语文基础太差),看下来,每一篇基本都是短短的,在微妙的地方会让人有种顿悟的感觉,许多看法是平时忽视的,很有启发性,个人觉得还是值得一读的,老祖宗们的精华的一种体现吧
評分这本书是应该算是半白话吧,小魔有些地方不是很能理解那些古文(语文基础太差),看下来,每一篇基本都是短短的,在微妙的地方会让人有种顿悟的感觉,许多看法是平时忽视的,很有启发性,个人觉得还是值得一读的,老祖宗们的精华的一种体现吧
簡明
评分簡明
评分第六章 性善與性惡 很好,對於理解人性很有幫助
评分第六章 性善與性惡 很好,對於理解人性很有幫助
评分以美育代宗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