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英倫纔子型作傢,生於1969年,畢業於劍橋大學,現住倫敦。著有小說《愛情筆記》(1993)、《愛上浪漫》(1994)、《親吻與訴說》(1995)及散文作品《擁抱逝水年華》(1997)、《哲學的慰藉》(2000)、《旅行的藝術》(2002)。他的作品已被譯成二十幾種文字。...
本書是一部充滿趣味的長篇愛情小說。敘述瞭一對戀人從邂逅、戀愛到分手的充滿戲劇色彩的愛情內容。但小說的精彩並不僅僅是故事本身,而在於作者怎樣機敏、智慧地用曆史、哲學、宗教、心理學闡述愛情這一古老話題,使讀者閱讀後有許多欣喜的發現。
一口气看完了《爱情笔记》,大约是因为下午那杯黑咖的原因,关灯缩在被窝里半个小时也睡不着。 这是阿兰·德波顿的第一本书,也是第一本他的小说。“英伦才子”的名气自不用说,而我是在看完他后来的几本散文之后才看到的这本。这是本不像小说的小说,明显是一个“想太多”...
評分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故事,男女之间从邂逅到相爱,矛盾,结束的过程,细腻的表现了作者恋爱过程中的心理,从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心理活动入手,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说理简单,透彻,耐人寻味,非常值得一看。 因为《旅行的艺术》开始找德波顿的书,《哲学的慰藉》,《亲...
評分我相信很多人对于“规律”这个东西的观点很矛盾,一方面依赖之,希望从中找出可实施的途径,如同哲学家们所做的努力;另一方面又总在试图摆脱它枯燥乏味乃至于霸道的一面,并竭力以超越的姿势来永葆人类长久以来以一贯之的独特性。于是看阿兰•德波顿《爱情笔记》便使得这矛...
評分还是从小细节说起吧。作者在书中提到,他不确定他对克洛艾的感情就是爱情,也许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这种情感有不同的解释。然后他举了例子,阿维拉的圣特里萨修女,引用了一段日记式的文字:某个少年如此夺目,好像拿了一把金色的剑刺进修女的心。作者说也许修女成就了一次精神...
評分除了亲身体验,媒介环境也在人类关于爱情的感知、经验和理解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的时代和社会文化背景下,扮演者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很遗憾,中国家庭和学校,压根就没有任何爱情的启蒙教育。文学在这个时代又处于边缘的地位,于是肥皂剧和言情小说成了最重要的情感导师...
名副其實的“愛情筆記” 抄瞭整整7頁
评分文字版的和莎莫的五百天
评分此書有挖鼻屎吃鼻屎情節。。。
评分沒有什麼是不深刻的,特彆愛情。但太深刻瞭
评分沒有什麼是不深刻的,特彆愛情。但太深刻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