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自我

社会性自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伊恩•伯基特
出品人:
页数:264
译者:李康
出版时间:2012-3
价格:35.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301201909
丛书系列:培文书系·社会理论新视角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心理学
  • 自我
  • 社会心理学
  • 社会理论
  • 社会学/人类学
  • 李康
  • 伯吉特
  • 社会性自我
  • 自我认知
  • 社会互动
  • 身份建构
  • 人际关系
  • 情感发展
  • 群体归属
  • 心理发展
  • 个体与社会
  • 自我认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社会性自我:自我与社会面面观》包括了西方有关个体自我的一些观念、社会个体性的观念、自我的文化形成与历史形成、莱恩论分裂的自我与分裂的身体、作为认同与展演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社会饱和与饱和自我等内容。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第二版序言与致谢
第一章 社会与自我
第一节 社会性自我:挑战个体主义
第二节 西方有关个体自我的一些观念
第三节 社会学、社会世界与自我
第四节 自我心理学
第五节 社会个体性的观念
第二章 对话与社会性自我
第一节 实用主义与自我
第二节 推进实用主义自我观
第三节 自我的文化形成与历史形成
第三章 伦理、自我与展演性
第一节 伦理自我的社会建构
第二节 巴赫金论自我、对话主义与伦理
第三节 莱恩论分裂的自我与分裂的身体
第四节 社会关系、伦理展演性与无意识
第四章 权力、知识与自我
第一节 福柯与主体的历史主体化
第二节 重评福柯式自我
第五章 社会性别、性态与认同
第一节 作为认同与展演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
第二节 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生产中的展演、权力与背景
第三节 社会性别秩序、社会性别规制与辩证实用主义
第六章 社会关系、社会阶级与自我
第一节 社会关系、生平与自我
第二节 文化资本、社会惯习与认同
第三节 附论:社会性别、性态与阶级
第七章 当代社会中的自我
第一节 社会饱和与饱和自我
第二节 高度现代性下的自我认同
第三节 流动现代性与“新资本主义”中的自我
第八章 结论
中外专名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是很早很久很浓的鸡汤。在懵懂之中对自我的存在和价值产生怀疑的时候,这是对自我的怀疑的最初的温柔的解答。 然而,这种解答很快就无法让人满意。独一无二,并非就是存在的价值。更何况,无论细微之处如何不同,叶...

评分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是很早很久很浓的鸡汤。在懵懂之中对自我的存在和价值产生怀疑的时候,这是对自我的怀疑的最初的温柔的解答。 然而,这种解答很快就无法让人满意。独一无二,并非就是存在的价值。更何况,无论细微之处如何不同,叶...

评分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是很早很久很浓的鸡汤。在懵懂之中对自我的存在和价值产生怀疑的时候,这是对自我的怀疑的最初的温柔的解答。 然而,这种解答很快就无法让人满意。独一无二,并非就是存在的价值。更何况,无论细微之处如何不同,叶...

评分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是很早很久很浓的鸡汤。在懵懂之中对自我的存在和价值产生怀疑的时候,这是对自我的怀疑的最初的温柔的解答。 然而,这种解答很快就无法让人满意。独一无二,并非就是存在的价值。更何况,无论细微之处如何不同,叶...

评分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是很早很久很浓的鸡汤。在懵懂之中对自我的存在和价值产生怀疑的时候,这是对自我的怀疑的最初的温柔的解答。 然而,这种解答很快就无法让人满意。独一无二,并非就是存在的价值。更何况,无论细微之处如何不同,叶...

用户评价

评分

看到友邻标准想读,发现评分已经到了9分,很有机会冲击9.2分大关,不如发动一个五星运动支持一下。盘.baidu.com/s/1nvuXF9B 这是2015年时用包库全文做的,顺便谨以本条广播悼念读秀上下架的所有北大社图书。

评分

终于读了。原来这样写也可以拿社会学的博士。我不用后怕了!

评分

Deetz推荐。十分好的书,尤其是前四章。做了好多笔记,启发了期末论文的写作,对自己的生活和重新理解"自我"也很有帮助。

评分

已购。关于个体自我、社会性自我、性态等等,应有尽有,包罗万象~随着社会不断趋向饱和,我们也变成杂凑,即相互模仿的拼凑。我们在记忆中携带着他人的存在模式,…自我变得越来越充斥着他人的性格。我们不是一个人,也不是几个人,而是像沃特・惠特曼所说的,“兼容并包”。诚然,我们彼此呈现出单身份/认同的样貌,衣装之下统合一体。然而,随着社会饱和,我们每个人都开始吸纳大量潜在可能,从蓝调歌手、吉普赛人、责族到犯人。种种自我暂且蛰伏,一旦条件适宜,就可能生机萌动。

评分

看到友邻标准想读,发现评分已经到了9分,很有机会冲击9.2分大关,不如发动一个五星运动支持一下。盘.baidu.com/s/1nvuXF9B 这是2015年时用包库全文做的,顺便谨以本条广播悼念读秀上下架的所有北大社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