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锵三人行·跟陈丹青聊天

锵锵三人行·跟陈丹青聊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主持人:

窦文涛,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曾获首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金话筒奖”、全国广播电视“双十佳”主持人等。1998年推出电视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以一张桌子、三把椅子成就中国王牌脱口秀。

嘉宾:

梁文道,生于香港,长于台湾。兴趣广泛,涉猎各方。出版多部杂文,被冠以“公众知识分子”之名。十多年锵锵嘉宾经验,与窦文涛、许子东成为不折不扣的“铁三角”。

刘索拉,是一位音乐家、作曲家,曾被视为中国真正的“现代派”作家。她的小说多以音乐界生活为素材,采用“黑色幽默”的笔法,笔下人物多为“精神贵州”或“迷惘的一代”。

出版者: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凤凰书品
出品人:
页数:261
译者:
出版时间:2012-2-1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0453282
丛书系列:锵锵三人行
图书标签:
  • 陈丹青 
  • 谈话录 
  • 窦文涛 
  • 访谈 
  • 社会文化 
  • 文化 
  • 杂文 
  • 随笔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锵锵三人行:跟陈丹青聊天》陈丹青与窦文涛、梁文道奇妙畅谈!

◆这本对话录直接收录陈丹青在“锵锵三人行”中与主持人嘉宾的对话,话题广泛,谈及国事、家事、风物、人间温情,幽默而深刻。

◆话题抢先看:

在中国,围观是不会变的·没见过比《非诚勿扰》更真实的节目·今天的年轻人真苍凉·真正的贵族单纯得一塌糊涂·中国人是更进化的美·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鼓励虚荣·我们没有上流社会·到处都在拆·怀旧与觉悟无关·记忆是会报复的·这个社会缺乏让人成熟的机制·连“不相信”都不相信·教养就是要克制·衰老是个被剥夺的过程·像大自然一样只接受不抗拒……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自从看了陈老师满口脏话应付小青年记者,就是那个“去他妈的信仰,活下去最重要”的视频后,才开始感到陈老师的腔调。毕竟不是美术艺术圈子里混的,比较晚知道此人,相识恨晚,看了他的视频,圆寸,黑框眼镜、精瘦、香烟不离手,最重要的是惊为天人的谈吐,才让我真心喊其一声...  

评分

自从看了陈老师满口脏话应付小青年记者,就是那个“去他妈的信仰,活下去最重要”的视频后,才开始感到陈老师的腔调。毕竟不是美术艺术圈子里混的,比较晚知道此人,相识恨晚,看了他的视频,圆寸,黑框眼镜、精瘦、香烟不离手,最重要的是惊为天人的谈吐,才让我真心喊其一声...  

评分

每月一本书。 陈丹青先生进入我的视野,是在一次电视访问中,他公然对我国的教育体制和管理模式说脏话,但却说得有点道理。还有他那肆无忌惮地抽烟、眼色透露的狠劲,令我印象深刻。之后看关于古代中西艺术同时期比照的纪录片,里面有一集访问他,才知道原来他是个画...  

评分

《锵锵三人行·跟陈丹青聊天》 这本是在孔网买一本很正经的书的时候 在同一家店搜索框打了陈丹青进去弹出来的唯一结果 就顺便买下了 结果先看完了 后来随手一查发现这是个叫《锵锵三人行》的节目 周更 凤凰卫视的 很不幸 在最近停播了 大概有18年历史了 简单的说应该就是一本唠...  

评分

喜欢锵锵三人行这个节目,其中的梁文道徐子东都是很喜欢的人,而陈丹青也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嘉宾,虽然他也未免有一些偏激,但是未尝没有道理。读读三个人的对话,回味一下节目,也是意见乐事。真正的陈丹青,还要看他自己的文章。

用户评价

评分

陈丹青总是这么犀利 一针见血 能够启迪和引人思考 只看过他的文字未欣赏过画作 找机会看看

评分

别看他们随意瞎侃,很多话还是有启发意义的

评分

一个人,和一个人的文章固然不同,嬉笑怒骂之间,比文章更见性格,哪怕有提防,有面对媒体的警惕,有谈论的主题,依旧浑身是爽快。

评分

来加拿大后,锵锵三人行是每集必看的,一方面是这里的空闲时间多,更重要的是越来越觉得这是一档不装不亢不卑的母语谈话节目。这本书基本上就是陈丹青做嘉宾的几集,但凡在他的书里有相关内容的,就一并引入,算是增加深度吧,但是总体觉得如果书本有更深入的阐述会更好。不然,还是看节目更过瘾些。

评分

如果没有丹青,只有窦文涛,这场戏是唱不起来的。整本书就是个小型的批斗会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