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目录
第一章 教法来源、历代王朝世系及前弘期佛教
一 众敬王的世系阶段
二 佛祖(释迦牟尼)之功业
三 传授继承释迦牟尼教法的历代法师
四 教法分出十八部派的阶段
五 别解脱戒传承
六 吐蕃王统世系阶段
七 祖孙三法王建立佛法阶段
八 在《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中所授记的各藏王
九 藏汉霍尔(蒙古族)王世系
十 朗达玛灭佛后藏族俗人对寺院及甘珠尔和丹珠尔的保护
第二章 后弘期佛教
一 后弘期佛教年代及喇钦波(大喇嘛)阶段
二 大译师阶段
三 同时代所编的史料阶段
四 鲁麦译师修建寺庙阶段
五 持律诸师的史事
六 杰拉康阶段
七 操山口寺阶段
八 塘波且寺阶段
九 格西扎巴烘协师弟和金耶寺的阶段
第三章 旧译密乘
一 幻化为主的阶段
二 律经之传承阶段
三 绒松却吉桑波之史事
四 心识宗阶段
五 金刚桥阶段
六 诀窍部的史事阶段
第四章 新密乘及随行道果
一 新密翻译之初阶段
二 《瑜伽母续》讲说之兴起以及《道果》等教授在萨迦派父子在位期间如何发展的史事阶段
三 麻译师和峡玛兄妹如何扶持教法的阶段
第五章 阿底峡尊者的传承阶段
一 阿底峡尊者、仲敦巴及热振寺阶段
二 博朵瓦及若师的故事
三 朗塘巴的故事
四 峡巴哇和切喀哇的阶段
五 纳塘巴的阶段
六 康隆巴和峡巴哇之弟子阶段
七 敬安至甲裕哇的阶段
八 甲裕哇之弟子阶段
九 嘉玛巴的阶段
十 贡巴哇的弟子嘎玛巴及峡巴畦弟子传承世系等阶段
十一 阿底峡尊者传承的概况阶段
第六章 峨译师、巴操传承及中观、因明以及慈氏法类等如何产生的历史
一 峨译师等的传承情况
二 巴操的传承概况
三 阿毗(达摩)的传承情况
四 《量释论》的传承情况
五 慈氏法类赞派的情况
第七章 续部说之规如何产生的情况
一 瑜伽的历史阶段
二 圣传密集阶段
三 益西夏传规的情况阶段
四 能怖金刚法类的情况阶段
五 胜乐法类(bde mchog)之阶段
六 金刚亥母六论的阶段
第二部目录
第八章 从大译师玛尔巴的传承至称为达波噶举派的阶段
一 峨宗传承情况阶段
二 玛尔巴传规的密集法类情况
三 胜乐耳传和热穹耳传阶段
四 岗波巴及其寺庙的情况阶段
五 岗波巴直传弟子的情况
六 转世活佛传承次第第一阶段
七 粗普寺历代寺主
八 转世活佛传承次第第二阶段
九 具德帕莫竹巴大师及其弟子的阶段
十 帕莫竹巴寺座的传承世系
十一 止贡法王的弟子等的情况
十二 止贡祖寺的寺主传承世系
十三 达隆巴及其弟子阶段
十四 漾桑巴传承史
十五 法王藏巴弟子及历代寺座传承世系阶段
十六 麦珠的阶段
十七 阁昌巴及其大弟子等的阶段
十八 堆珠的阶段
十九 珠钦巴(大成就)传承弟子等阶段
二十 措普哇的阶段
二十一 香仁波且及其弟子等的阶段
二十二 蔡公塘巴的历代上师阶段
二十三 修心教导的传承阶段
二十四 略说著名的玛尔巴噶举派和达波噶举派的概况
第九章 阁乍巴和尼古的阶段
一 阁乍巴的弟子等阶段
二 尼古的阶段
第十章 时轮传承及其教授如何而来的情况
第十一章 大手印法阶段
第十二章 息结派初、中、后三期传承情况
一 初期传承
二 玛宗阶段
三 索宗阶段
四 岗宗阶段
五 小支系传承阶段
六 二十四位玛觉的史事阶段
七 单传隐修三师的阶段
八 息结派后期传承的阶段
第十三章 能断魔境行者和喀惹巴的阶段
一 姆觉阶段
二 波觉阶段
三 喀若巴的阶段
第十四章 《大悲观世音法门》和《金刚嬖》等法类
一 贝姆传规的《大悲观世音法门》传承的阶段
二 不空绢索直观教导达嘉传规的阶段
三 拉堆玛波的阶段
四 措普哇传承法类的阶段
五 能断生死流法门的阶段
六 空行念修法门的阶段
七 大成就者弥扎所传出法门的阶段
八 直观教导称布传规的阶段
九 达惹巴纳的阶段
十 《金刚鬘》等如何出现的阶段
十一 零星传承阶段
十二 达乌惹寺的阶段
第十五章 四部僧团等僧众的来源、答复及圆满制版阶段
一 喀钦班钦及其所传四部僧团的堪布传承史略
二 格鲁派的阶段
三 那烂扎寺的阶段
四 泽当巴的阶段
五 答复
六 圆满制版的阶段
书跋
后记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