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〇年夏

八〇年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瑪格麗特·杜拉斯(1914—1996),法國小說傢、劇作傢、電影導演,本名瑪格麗特·多納迪厄,齣生於印度支那,十八歲後迴法國定居。她以電影《廣島之戀》(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贏得國際聲譽,以小說《情人》(1984年)獲得當年龔古爾文學奬。

出版者:上海譯文齣版社
作者:[法] 瑪格麗特·杜拉斯
出品人:
頁數:101
译者:桂裕芳
出版時間:2012-1
價格:21.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32756827
叢書系列:瑪格麗特·杜拉斯作品係列
圖書標籤:
  • 瑪格麗特·杜拉斯 
  • 法國 
  • 隨筆 
  • 杜拉斯 
  • 法國文學 
  • 瑪格麗特・杜拉斯 
  • 文學 
  • 外國文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由法國《解放報》專欄匯成的十篇夏季隨感,有霧、風、海、孩子,又有波蘭格但斯剋工人罷工、莫斯科奧運會,主題多樣。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闷热的夏天,头脑热得发昏。于是选择一本看上去同样闷热的书来读。 玛.杜的文字就是那样的,拆封前就已经有所觉悟。依旧是被搞的云里雾里,死去活来,最后依旧死心塌地的爱她。 书的来历是这样的,1980年初《解放报》编辑向玛.杜邀稿,每天为《解放报》写一篇专栏,不谈及政...

評分

闷热的夏天,头脑热得发昏。于是选择一本看上去同样闷热的书来读。 玛.杜的文字就是那样的,拆封前就已经有所觉悟。依旧是被搞的云里雾里,死去活来,最后依旧死心塌地的爱她。 书的来历是这样的,1980年初《解放报》编辑向玛.杜邀稿,每天为《解放报》写一篇专栏,不谈及政...

評分

闷热的夏天,头脑热得发昏。于是选择一本看上去同样闷热的书来读。 玛.杜的文字就是那样的,拆封前就已经有所觉悟。依旧是被搞的云里雾里,死去活来,最后依旧死心塌地的爱她。 书的来历是这样的,1980年初《解放报》编辑向玛.杜邀稿,每天为《解放报》写一篇专栏,不谈及政...

評分

闷热的夏天,头脑热得发昏。于是选择一本看上去同样闷热的书来读。 玛.杜的文字就是那样的,拆封前就已经有所觉悟。依旧是被搞的云里雾里,死去活来,最后依旧死心塌地的爱她。 书的来历是这样的,1980年初《解放报》编辑向玛.杜邀稿,每天为《解放报》写一篇专栏,不谈及政...

評分

闷热的夏天,头脑热得发昏。于是选择一本看上去同样闷热的书来读。 玛.杜的文字就是那样的,拆封前就已经有所觉悟。依旧是被搞的云里雾里,死去活来,最后依旧死心塌地的爱她。 书的来历是这样的,1980年初《解放报》编辑向玛.杜邀稿,每天为《解放报》写一篇专栏,不谈及政...

用戶評價

评分

給孩子們講故事,之後哭泣的年輕女輔導員再次齣現瞭,這會是杜拉斯的一個重要意象麼?作為一名感性的作傢,杜拉斯筆下的世界依然蒼涼而且自我,哪怕是熱鬧的海岸,給人印象最深不是晴日熙熙攘攘的人群,而是陰天破碎的海浪。這樣的她,卻通過直覺發現瞭牆那一頭的罪惡,發現瞭所謂“社會主義”的虛僞。

评分

夏天,炎熱,海,政治,你知道這就是她。

评分

如果精神基本上正常的話就沒有看這本書的必要瞭。愛這個係列的裝幀

评分

給孩子們講故事,之後哭泣的年輕女輔導員再次齣現瞭,這會是杜拉斯的一個重要意象麼?作為一名感性的作傢,杜拉斯筆下的世界依然蒼涼而且自我,哪怕是熱鬧的海岸,給人印象最深不是晴日熙熙攘攘的人群,而是陰天破碎的海浪。這樣的她,卻通過直覺發現瞭牆那一頭的罪惡,發現瞭所謂“社會主義”的虛僞。

评分

她還是去寫小說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