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十八岁后回法国定居。她以电影《广岛之恋》(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赢得国际声誉,以小说《情人》(1984年)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
这是玛格丽特·杜拉斯晚年的一部随笔集,一九九三年出版。虽题名为“写作”,但并不局限于写作本身。作家的点滴回忆与感受:孤独、酒精、情人、独居的乡村别墅、电影、乃至对小哥的爱都融入其中。全书收录了五个短篇,分别为《写作》、《年轻的英国飞行员之死》、《罗马》、《纯洁的数字》、《画展》。
前半部分她纯粹地说写作本身。她与写作在一起的生活,她写作时的生活,写作时候的状态,写作带来的感觉,写作分享的与不能享有的。 我们可以读到一些她文字并没有直接叙述,却潜藏的信息。从中更多的是看到写作所需要的代价。 写作的人都在思考什么是写作。想给它...
评分一个孤独的写作者,往往是将自己孤立之后,用特别的审美反过来审视自己,然后乐于其中。玛格丽特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写作者是否需要孤独?这个命题其实不错。 玛格丽特在这本中短篇集子中提到了希望病。是的,我们总是无休止地在希望病中纠缠,最后没有办法像摆脱流感一样...
评分写作 “写作的孤独是这样一种孤独,缺了它写作就无法进行,或者它散成碎屑,苍白无力地去寻找还有什么可写。” 总有一天开始,你想要将自己与人群隔绝,与时代隔绝,即使不能如此,也要退开一段距离,因为你早已不能融入人群,为何不待在一个自然的地方?自然是更易亲近的朋...
评分这本书名叫《写作》,老实说这是个有迷惑性的书名,一不小心你就会误以为这本书的真实书名是《(杜拉斯教你如何)写作》。如果你恰好对文学有点小兴趣,心里毛嗞嗞地总寻思着是不是也创作个小短篇什么的,与此同时,你恰好又对杜拉斯的《情人》有所耳闻(甚至读过),然后顺理...
评分她的大名是如雷贯耳,受到一代又一代的追捧。于是,小心翼翼地捧起了这本书,有点想从中悟出点什么的欲望。写作——从会识字开始就没有停止的活动,究竟她可以告诉我什么,让我有捷径可走呢?可是,我错了。这个天才般的事业没有任何快捷通道,她看着还有受苦的意味。看着她陈...
意识流,天马行空,似懂非懂,风格倒是独特,杜拉斯的写作方式……
评分老了以后再来读遍这个老太婆的碎碎念吧。。
评分一个作家所需要的敏感,正如《绝美之城》里的捷普所说的。
评分老了以后再来读遍这个老太婆的碎碎念吧。。
评分很薄的一本…… 读完第一篇“写作”, 后面持续读不下去, 不, “年轻的飞行员”算是勉强读完, 从“罗马”中后段开始, 从他们讨论罗马是否曾有思想开始, 放弃的念头愈加强烈了。。。 没有读完,也就没有立场评分。 2019.10.21 18:29图书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