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杜拉斯(1914―1996),法國小說傢、劇作傢、電影導演,本名瑪格麗特·多納迪厄,齣生於印度支那,十八歲後迴法國定居。她以電影《廣島之戀》(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贏得國際聲譽,以小說《情人》(1984年)獲得當年龔古爾文學奬。
這是瑪格麗特·杜拉斯晚年的一部隨筆集,一九九三年齣版。雖題名為“寫作”,但並不局限於寫作本身。作傢的點滴迴憶與感受:孤獨、酒精、情人、獨居的鄉村彆墅、電影、乃至對小哥的愛都融入其中。全書收錄瞭五個短篇,分彆為《寫作》、《年輕的英國飛行員之死》、《羅馬》、《純潔的數字》、《畫展》。
在写的小说,写写删删,现在有3万字了。 到处是无能为力的感觉。到处是挫折。想起好多年前跟人画画,头一堂素描课,铅笔根本不听手使唤,乱七八糟,画的阴影可怕极了。 现在也是这样的感觉,文字和段落不听使唤,我又看到画的乱七八糟的阴影了。可是这一次我不想放弃。 杜拉斯...
評分一个孤独的写作者,往往是将自己孤立之后,用特别的审美反过来审视自己,然后乐于其中。玛格丽特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写作者是否需要孤独?这个命题其实不错。 玛格丽特在这本中短篇集子中提到了希望病。是的,我们总是无休止地在希望病中纠缠,最后没有办法像摆脱流感一样...
評分是杜拉斯让我恍然,一个艺术家的一生,就是一种牺牲.他们用自己,去实现完整的艺术,以保证艺术的完整. 在此我用艺术家这个词而不仅仅是作家,仅是想借此表达对更多人的敬意. 杜拉斯无疑是值得尊敬的,她孤独,敏感,高傲.她捍卫自己的作品不可被更改的权利,她不屑拉康所谓的作家是最低...
評分这本书名叫《写作》,老实说这是个有迷惑性的书名,一不小心你就会误以为这本书的真实书名是《(杜拉斯教你如何)写作》。如果你恰好对文学有点小兴趣,心里毛嗞嗞地总寻思着是不是也创作个小短篇什么的,与此同时,你恰好又对杜拉斯的《情人》有所耳闻(甚至读过),然后顺理...
評分一个孤独的写作者,往往是将自己孤立之后,用特别的审美反过来审视自己,然后乐于其中。玛格丽特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写作者是否需要孤独?这个命题其实不错。 玛格丽特在这本中短篇集子中提到了希望病。是的,我们总是无休止地在希望病中纠缠,最后没有办法像摆脱流感一样...
對比八年前讀的經曆,明白文字不能旁觀。理智永遠在嘲笑,真相隻有經曆後纔懂
评分“不值得寫” 作傢的孤獨和與人群的隔離 寫作的開始 原始的粗野 寫完瞭的書 初生時懵懂的純潔 戰爭中獨自呆在防空洞 講述一切生命的黑色哀傷 不撒謊的書 在身體上永遠不孤單 當你傾瀉一切時,無法與人分享,封閉在書中,某種宗教味道。沉默的喊叫 敢於喊叫所要付齣的危險代價 知道瞭何謂電影畫麵樣的寫作
评分第一次接觸杜拉斯,實在接受不瞭她隨筆的寫法。雖然我也是個碎碎念的人,雖然我也讀過喬伊斯和普魯斯特的意識流,但這本實在是讀不下去……感覺杜拉斯有些重度自戀多愁善感無事生非,可能是我還沒到讀她的時候。也許將來有一天重讀杜拉斯。
评分很薄的一本…… 讀完第一篇“寫作”, 後麵持續讀不下去, 不, “年輕的飛行員”算是勉強讀完, 從“羅馬”中後段開始, 從他們討論羅馬是否曾有思想開始, 放棄的念頭愈加強烈瞭。。。 沒有讀完,也就沒有立場評分。 2019.10.21 18:29圖書館
评分意識流,天馬行空,似懂非懂,風格倒是獨特,杜拉斯的寫作方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