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破坏性剖析

人类的破坏性剖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弗洛姆,继弗洛伊德之后又一位世界著名的心理分析家、社会哲学家、作家,出生在德国法兰克福,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后,去了美国。写过20多本好书,包括《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为自己而活》、《人的心》、《被遗忘的语言》、《心理分析学的危机》等。

出版者: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弗洛姆
出品人:
页数:624
译者:孟禅林
出版时间:1998-01
价格:39.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1056413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弗洛姆 
  • 社会学 
  • 精神分析 
  • 心理 
  • 人类的破坏性剖析 
  • 心理學 
  • 哲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如果人们能及时发现自己热力追随的领袖心中那些抑制的性格特征——诸如自恋、虐待症、全能欲望、冷漠无情、无意识间对自己人格的出卖,这世间将获得别一样的新生。从广义来讲,这本书也可当作成功类的书来读。人成功的必备素质之一是——正确而深刻地理解自己。本书为这一点提供了方法论:要培养建设性的不满,就须潜入到灵魂深处去倾听你内心真实的声音——想要什么,想要干什么?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弗洛姆的书很实在,给人感觉很踏实,不是为了赚稿费或者标新立异的,这样的书,在现代是很少了的。 我一直在想,在思考那种自己内心中迫不得已的成分,在书中,不断的寻觅的,其实只是自己的潜意识里面的魔鬼。或许说,自己就是撒旦。  

评分

人类在战争、暴力犯罪等种种破坏与虐待行为中所表现出的侵犯性是作者埃里希•弗罗姆在本书中研究的主题。出于对二十世纪资本大规模发狂导致的恶行进行辩护或反思的需要,同时代的主流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要么倾向于将人类的侵犯性说成是人写在基因里的本能,要么将其说成全然...  

评分

当我们听到“人类的破坏性”这个题目的时候,吸引我们的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破坏行为。对于因为一时冲动而爆发的暴力行为、为了自保或防卫而产生的侵犯现象,我们承认那是不好的,但绝不会对之抱持多么深刻的恐惧。只有当想到虐待与被虐待、恋尸、嗜血这些仅仅是为了破坏而破坏的...  

评分

13岁,身高一米七,体重一百四 奸杀10岁幼女 根据中国现行法律,他仅被收容三年就会施放 而且是惯犯,曾经尾随性骚扰多名成年女性 作案后还拍下视频发到班级群里炫耀 你是这女孩的父母你会怎么办 难怪库布里克在发条橙里那样表达性和暴力,或许????????????????????????????...  

评分

他把侵犯分成两大类:良性侵犯和恶性侵犯。 所谓良性侵犯,其实就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基于本能而产生的防御机制,它的作用是保护自己,反抗威胁自己生存的行为,也就是说这是一种防卫性侵犯,对生存是有利的。但是要注意,良性侵犯也可能会被利用来实现恶的目的。(希特勒) ...  

用户评价

评分

主要看了关于人类侵犯性的内容,尤其是恶意侵犯。哲学性比较强。这是本永不过时的书。

评分

: B840/5034

评分

何时看的?三年前?不记得了,不过我有笔记摘抄。。。

评分

1.作恶是对“无能”的反抗 2.对“无聊”的逃避,对刺激的追求 3.暴力是对“融合”的渴望,破坏是另一种占有的方式。因为在破坏的过程中,破坏者能够感受到自己对另一事物、尤其是另一个生命的绝对权力。

评分

“从一方面说,许多种动物都会同类相斗,人也是一样。但从另一方面说,在千万种同类相斗的动物中,人却是唯一相残的动物——人是唯一的集体屠杀者,唯一不能适应他自己的社会的生物。为什么一定要这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