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增定,男,安徽廬江人,1972年生,1999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獲博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現任北京大學哲學係副教授,迄今已發錶“有朽者的不朽:現代政治哲學的曆史意識”、“政治與教育:洛剋的政治哲學研究”、“行政的歸行政,政治的歸政治”等數篇論文,另有《敵基督者》(尼采)、《政治神學續篇》(卡爾·施米特)等譯著問世。
盡管斯賓諾莎的哲學在西方哲學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他的政治哲學卻一直遭到忽視。長期以來,他的政治哲學僅僅被看成是他的哲學或形而上學的一個簡單演繹和應用;相應地,他的政治哲學著作《神學政治論》也僅僅被看成是他的哲學著作《倫理學》的一個附錄和補充,不具有獨立的價值。 《斯賓諾莎的理性啓濛》是研究斯賓諾莎政治哲學的專著。作者吳增定在書中指齣:斯賓諾莎政治哲學的首要任務就是批判“神學傢的偏見”,清除“通往哲學的主要障礙”。 《斯賓諾莎的理性啓濛》認為,《神學政治論》和《倫理學》事實上剛好構成瞭斯賓諾莎哲學整體的兩個方麵:前者的目的是揭露傳統神學和宗教是一種束縛和禁錮人的迷信、偏見和濛昧,後者則是教導人如何在理性的引導下認識神,獲得真正的自由、幸福和拯救。綜閤起來看,斯賓諾莎從政治哲學到哲學的“上升之路”正是一條現代性的理性啓濛、解放和拯救之道:人憑藉自己的理性不僅走齣瞭傳統啓示宗教的“黑暗王國”,而且獲得瞭真理、真正的自由和幸福;人不僅認識瞭神,而且甚至通過理性最終把自己變成瞭神。就這一點來說,斯賓諾莎的哲學和政治哲學作為一個思想整體,恰恰體現瞭現代性和現代理性啓濛的自我籌劃、自我解放和自我肯定精神。
斯宾诺莎的政治理想似有理论困难,不理性的大众如何摆脱神学政治经理性启蒙结合为自由共和国?这不仅需要哲学,更需要市场经济。理性让人明了自身的利益,凭激情生活的人们则在市场中发现且结合彼此真正的利益,甚至无需启蒙。自我保存的欲望融合了形而上的分裂,理论仍一以贯...
評分斯宾诺莎的政治理想似有理论困难,不理性的大众如何摆脱神学政治经理性启蒙结合为自由共和国?这不仅需要哲学,更需要市场经济。理性让人明了自身的利益,凭激情生活的人们则在市场中发现且结合彼此真正的利益,甚至无需启蒙。自我保存的欲望融合了形而上的分裂,理论仍一以贯...
評分原来读吴增定的书,觉得他的文章背后有施特劳斯的影子。在《尼采与柏拉图主义》的后记中,吴增定肯定了自己受到刘小枫和甘阳的影响,并坦承自己的尼采研究受到施特劳斯的启发。在此之后,吴增定似乎有些沉寂了,但是随着《利维坦的道德困境》出版后,接连出版了《斯宾诺莎的理...
評分原来读吴增定的书,觉得他的文章背后有施特劳斯的影子。在《尼采与柏拉图主义》的后记中,吴增定肯定了自己受到刘小枫和甘阳的影响,并坦承自己的尼采研究受到施特劳斯的启发。在此之后,吴增定似乎有些沉寂了,但是随着《利维坦的道德困境》出版后,接连出版了《斯宾诺莎的理...
評分斯宾诺莎的政治理想似有理论困难,不理性的大众如何摆脱神学政治经理性启蒙结合为自由共和国?这不仅需要哲学,更需要市场经济。理性让人明了自身的利益,凭激情生活的人们则在市场中发现且结合彼此真正的利益,甚至无需启蒙。自我保存的欲望融合了形而上的分裂,理论仍一以贯...
整體感覺比《利維坦的道德睏境》要好,尤其是解釋瞭斯賓諾莎哲學中的政治哲學暗示:正是因為人不是實體,而僅僅是實體的“有限樣態”,所以人(不僅僅是人,還有萬物)的本質並不包含“存在”,人纔要想方設法“維持”存在,這樣一來就能夠從哲學上為自我保存、維護自身存在的自然權利辯護。
评分斯賓諾莎對現代理性啓濛的核心是理性和自由、民主。但是由於斯賓諾莎對人在神權政治和民主政治下存在兩種矛盾的認識,即神權政治下的人是非理性的,而民主政治下的人是理性的,卻沒有解釋這種差異如何發生。而且斯賓諾莎認為人通過理性可以達到“神人閤一”在吳老師看來更多的是是一種非理性的“信念”或“假定”,因此吳老師將斯賓諾莎哲學僅僅定位在理性的啓濛階段。
评分吳增定的這部書具有典範作用
评分對斯賓諾莎的神學政治學問題作瞭精彩絕倫的分析。。
评分講的清楚,易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