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当代最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于198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提名,却因于当年猝然去世而与该奖失之交臂。但其人其作早已在意大利文学界乃至世界文学界产生巨大影响。
卡尔维诺从事文学创作40年,一直尝试着用各种手法表现当代人的生活和心灵。他的作品融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于一身,以丰富的手法、奇特的角度构造超乎想像的、富有浓厚童话意味的故事,深为当代作家推崇,并给他们带来深刻影响。《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命运交叉的城堡》、《帕洛马尔》等达到惊人的艺术高度和思想深度。《意大利童话》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意大利民间口头故事的原貌,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兼具,是再现意大利“民族记忆”之深厚积淀的不可多得的作品。《美国讲稿》是卡尔维诺对自己近40年小说创作实践的丰富经验进行的系统回顾和理论上的总结与阐发。他的作品以特有的方式反映了时代,更超越了时代。
在大陆,王小波、苏童、阿城、止庵是他的忠实粉丝
在台湾,朱天文,唐诺是卡尔维诺不余遗力的传播者
在香港,梁文道说他一直在准备谈卡尔维诺,可是一直没准备好
权威版本,全面修订2006年单行本译本,并增补卡尔维诺各作品自序、后记、注释等重要资料
知名设计师全新装帧,精装双封设计,书脊烫金,封面采用原创线条图,赋予每部作品文学个性
本书36篇文章,论及31位经典作家及其作品,是进入经典世界最好的入门书。在这里,卡尔维诺向我们开放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的秘密书架,娓娓道来他的理想藏书。凭着热枕和智慧,卡尔维诺让文学作品在读者面前呈现千姿百态的魅力。没有学院术语和新闻报道的油嘴滑舌,博学而非炫学,充满了对文学真正的热情。正因为此,这本书打动了世界上成千上万的读者,无论他们是首次阅读,还是以一种新的方式重读。
过节在家,带的是最近译林出版的《为什么读经典》。译林的老版的一套《卡尔维诺全集》,我当时是全数集齐了的,这次出了新版,用了色彩鲜艳的新封面设计。虽然我不喜欢精装版,但还是喜欢老版的用卡尔维诺的照片作封面,卡的眼神又狡黠又严肃,又深邃又有点嘲讽。 可巧这一期...
评分阅读《为什么读经典》这本书后,我有不敢再写读后感的念头。因为书中展现出来的卡尔维诺的阅读世界,深厚、多维。可以看出卡尔维诺的阅读史和思想层面是我辈难以企及的。我自己曾经写的读后感较之相形而贬,有不值一看的嫌疑。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有些“痛苦”,此...
评分在很多人都遗忘了卡尔维诺之后,最近又很欣喜的可以在书店发现新版的卡尔维诺上市了。不过相比印刷字体的篇幅来说,是略微有些贵的了。 新的三本是看不见的城市、帕洛马尔和为什么读经典。 我也不太清楚为什么出版社独独挑选出了这三本,过去的译林出的卡尔维诺的5本精装的版本...
评分看过卡尔维诺的《我为什么读经典》之后,我突然后悔起来当时为什么要读那么多得所谓的经典. 以前为什么读经典?是为了炫耀,或者是虚荣心.因为这样就可以对着同学吹嘘,得到老师的赏识,在亲戚朋友之中也很有面子.但是现在想想,结果却是得不偿失. 读书本不是一件功利的事,当然不包括...
评分由于跟过去专业有关,购吴小龙《少年中国学会研究》(上海三联,2006年)。作者提到自己1992年在复旦附近用20元购得《少年中国》影印本,1998年在北大看到已经是1200元一套。原来贩书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跟贩毒有的一比。上个世纪末上海古籍书店也曾有大批影印民国报刊,价...
“你的”经典作品是这样一本书,它使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在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
评分卡尔维诺几乎要摧毁我进行严肃评论本就所剩无几的一丁点信心,正是由于他对本书所提及名家的评价完全不拘泥于“学院”风格,其判断却又精准且独到得让人暗暗叫绝。大多数作家没有哲学上的严谨性,他们在传达价值的时候总是经验大过有迹可寻的哲学脉络,而依我看来,卡尔维诺把这些价值玩弄在了鼓掌之间。
评分水平太菜,装逼失败。~~o(>_<)o ~~
评分开篇当然精彩,然后面评论大多毫不逊色,日瓦戈医生、博尔赫斯、格诺等篇于我几乎涌出某种精确的感动!老卡真是全能冠军呐~每个位置上都能carry
评分为提升逼格买来看的书,匆匆翻过一遍后由于书中提到的多数作品我都没看过,所以多数时间都看不懂作者在说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