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我老师学问很大,但很天真。——王小波

★我学了一辈子的目标,就是不糊涂。——许倬云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荣休讲座教授、中国台湾“中研院”院士。

许倬云先生不仅以其学贯中西的素养享誉海内外学术界,近二十年来他还致力于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力图将历史的现实意义呈现给大众,在中国大陆陆续出版了《万古江河》、《从历史看管理》等著作,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

出版者: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许倬云
出品人:
页数:200
译者:
出版时间:2012-4-1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7408284
丛书系列:铁葫芦·历史馆
图书标签:
  • 历史 
  • 许倬云 
  • 文化 
  • 历史随笔 
  • 中國歷史 
  • 中国历史 
  • 许倬云说历史 
  • 随笔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一部气势恢宏、雅俗共赏的大历史

★史学大师许倬云从历史出发,为当下把脉

★许倬云说历史系列第二部《现代文明的成坏》已经上市!

一个朝代的盛衰,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公权力的核心是不是开放的。——许倬云

许倬云先生认为,国家是政治和社会的共同体,也可以将其看做一个大的系统。系统内部各部分协调一致,国家则强大兴盛;一旦政权僵化或 各部分失衡,则会逐渐没落。民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最不坏的制度”,就在于它能够根据现实情况适时作出调整,以面对当前的挑战。

中国史部分,本书从秦汉帝国开始,提纲挈领地分析了中国历代王朝组织架构的分散聚合对其存续的影响,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一幅中国历史大脉络;世界史方面,则重点分析了罗马帝国的成败因缘,并由此而下将其与近代列强如荷兰、大英帝国等比较异同,最后反思了今日美国基督教精神丧失的问题。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许倬云先生认为国家的兴衰很难避免“生、老、病、死”或者“成、住、坏、空”的规律,原因为何,“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是最好的文学注脚,但历史学者终归有着以史为鉴,开后世之太平的志气。《大国》一书以系统论的视角,观中西两千余年间的兴衰交替,并提出...  

评分

1768年,也就是乾隆三十三年初,浙江德清县城东的水门和桥梁因年久失修而倒塌,一支来自海宁的工程队投标失败无功而返,仁和县的石匠吴东明最终承揽了修建工程。这本来是件很平常的事,却被邻近一个寺庙的和尚恶意利用。德清城外有两座寺庙,观音殿和慈相寺,观音殿香火鼎盛...  

评分

生在一个有着千年未断历史的国度,每位国人似乎都可对历史说长道短,讲出一番道理来。只是这些道理似是而非,还停留在就事论理阶段,很难一以贯之或触类旁通。概而言之,端在于缺乏简明清晰的主线。于是,找出历史的叙事方法,为世人看历史提供直观通达的视界,也便成...  

评分

一本薄薄的小书,却给人越读越厚的感觉。 许多史学家都认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一种“周期”,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规律,也便有人把这称为循环论。作者对于这个兴衰成败的循环论并不赞同,他认为这种所谓的必然历史规律,却正好描述了一个政治共同体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是如何...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本小册子定价二十九块八实在是夸张了,虽说在淘宝买也就是十四块钱吧但书商的无良还是可见一斑。书本身不错,提出了一些有意思的观点,比如中国朝代兴衰主要和权力中心是否对外开放有关。欧洲史部分分析了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并指出与其说是基督教占领了罗马人的精神领域,不如说是罗马公民意识先自我消亡,才给了基督教精神可乘之机。虽然不见得所有观点都同意,但当成是一些有价值的思考也挺有意义。

评分

写得一般,东拉西扯,如果不是作者名气大,我不会买

评分

关于抗战和民国这部分写的不错,加一颗星,关于天朝历史和世界的部分两星不能更多

评分

看情怀

评分

这样“谈话”一般回顾历史的方式,是了解相关历史的一个起点。 我认同许倬云把国家作为生命体的比方,也很认同他的“动态平衡”保持生命活力的观点。但对于罗马帝国究竟是怎样被掏空,而为什么大英帝国大肆扩张而没有把自己拖垮,他解释得比较散比较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