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儿》堪称美国黑人历史的一座纪念碑。主要情节取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小说中的主人公――女黑奴塞丝怀着身孕只身从肯塔基的奴隶庄园逃到俄亥俄的辛辛那提,奴隶主循踪追至;为了使儿女不再重复自己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毅然杀死了自己的一个女儿。十八年后奴隶制早已废除,而被她杀死的女婴还魂归来,以自己的出现日夜惩罚母亲当年的行
为,并以色相引诱欲与塞丝相好的保罗・D,企图独占母亲的爱……本书充分展示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极具艺术震撼力,曾轰动美国,系莫里森
的巅峰之作。
托妮・莫里林(Toni Morrison)1931年2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毕业于霍华德大学本科,获康奈尔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她曾在兰登书屋做过编辑,在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任教。1987年起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讲授写作至今。1993年,托妮・莫里森被瑞典文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其它作品有:
《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
《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
《爵士乐》(Jazz)
《天堂》(Paradise)等。
在读过《爵士乐》不久,我拿起《宠儿》,正如所预料的一样,托妮再一次向我展现了她文字的魅力,和诸多语言也无法诉说的强烈情感。 “124号恶意充斥”,仅第一句,就令我感到一股沉重扑面而来。托妮说过,这是一本建立在真实事件上的小说,是一个有关母爱的无法重复的故事。 ...
评分After an analysis of Mules and Men and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as novels that “speak” through their orality and as tales within themselves, I realized that Beloved is a similar piece of art. It is a ritual performance within itself. According to Iyun...
评分 评分要么爱,要么不爱,淡薄的爱根本就不是爱! 书背后的这句话起初给我带来了十分大的震撼,这是一种怎样极端而又浓烈的爱啊,被爱着的人一定十分幸福吧。。。 慢慢读来却又不甚认同,这样的爱太具有控制力,带有压迫性,被爱的人一定也十分痛苦,如若不是这么浓的爱,宠儿会不会...
评分After an analysis of Mules and Men and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as novels that “speak” through their orality and as tales within themselves, I realized that Beloved is a similar piece of art. It is a ritual performance within itself. According to Iyun...
2009年8月21日 有意思。
评分第一本让我开始关注写作技巧的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评分什么是大恨大爱?这就是了。
评分什么是大恨大爱?这就是了。
评分前面云里雾里,中间混沌初开,后面恍然大悟。作者的叙事技巧还是很高超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