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1822年12月24日-1888年4月15日),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诗人、文学和社会评论家,尤以对当时的“野蛮人”、“非利士人”和“群氓”的各种情趣和时尚进行权威性抨击而著称,宣扬以文化来抵抗当时英国社会缺乏准则和方向感的“无政府状态”。主要著作有:《新诗集》、《评论一集》、《评论二集》、《文化与无政府状态》等。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英] 马修·阿诺德
出品人:
页数:221
译者:韩敏中
出版时间:2012-7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40572
丛书系列:现代西方学术文库
图书标签:
  • 文化研究 
  • 阿诺德 
  • 英国 
  • 文化 
  • 政治学 
  • 马修·阿诺德 
  • 社会学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一本对20世纪英国的社会与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名著。书中批评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的自满、习俗和拜金主义等,提倡文化,“以公正无私”的努力,研究和宣传世界上所知道和想象的最好的东西,从而使新的、正确的观念形成一种风尚。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文化明白自己要确立的,是国家,是集体的最优秀的自我,是民族的健全理智。良知作证,文化要树立国家的观念,不仅是为了维护秩序,也同样为了实现我们所需要的伟大变革。(P64) 文艺复兴是希腊精神的再次觉醒,并在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领域中接触璀璨的果实。但如同古代多神...

评分

·满月酒还是追悼会 关于上海乃至中国文化批评的构想,我从来都没有试图建构一个远景式的描述,做这样一项工作不仅远远超出我的个人能力,从根源上讲,拒绝动手的初衷是害怕从虚空中徒劳地唤出诸多失意情绪来。昨天在复旦举行的“上海文化批评的未来”讨论会场中,一种无法言说...  

评分

文化明白自己要确立的,是国家,是集体的最优秀的自我,是民族的健全理智。良知作证,文化要树立国家的观念,不仅是为了维护秩序,也同样为了实现我们所需要的伟大变革。(P64) 文艺复兴是希腊精神的再次觉醒,并在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领域中接触璀璨的果实。但如同古代多神...

评分

英国佬 马修·阿诺德 在 1869 年的时候这样说道“……不管怎么说,这些人如饥似渴地抓住这些言辞,以此证明他们的人生方式十分合理……” 我们对警句格言的依赖由来已久,有些时候甚至达到不可或缺的地步。对恋爱也好对社会改革也罢,总而言之就是要引征据典的搞一些东西来支...  

评分

英国佬 马修·阿诺德 在 1869 年的时候这样说道“……不管怎么说,这些人如饥似渴地抓住这些言辞,以此证明他们的人生方式十分合理……” 我们对警句格言的依赖由来已久,有些时候甚至达到不可或缺的地步。对恋爱也好对社会改革也罢,总而言之就是要引征据典的搞一些东西来支...  

用户评价

评分

翻译得真好

评分

make a point,人们说。可是已经有那么多的言论了,少你一个的也不要紧。而且,被点名回答不想回答问题的人,有的只是紧张。“即便如此,我还是想说……”,这种真情流露才比较靠谱吧。只不过无论哪个时代,只要有好大喜功的人在,马修·阿诺德的主张就很难成为主流。

评分

马修·阿诺德认为,真正有益的“文化”应是那种能使世界变得更为美好的“内在动力”(区别于政治家们口号式的承诺)。书名的另一部分,“无政府”的无序状态则是他相当反感的,因为其无助于更好的人类生活的实现(效果截然相反)。鲁迅先生曾经专门在《摩罗诗力说》里提到过马修·阿诺德,看此书对当时英国文化与社会的尖锐批评,确实与鲁迅有相似之处。

评分

翻译的非常赞,读的过程酣畅淋漓。但或多或少马修都给我一种文化卫道士的感觉,追求精神的绝对状态,将文化视为一切之基础,其他都是工具和手段。但也表达了对文化的理想追求,对于自由的工具手段论很赞。许多观点未必绝对正确,但是确实是一种警醒。

评分

大概由于维多利亚末期跟当代中国相像,所以老马的好些评论看起来都像是针对中国的时评。老马的思想身份:斯威夫特的继承人,约翰密尔的对手,利维斯和艾略特的先辈。又,鲁迅译《山水思想人物》初版里似乎有张老马的肖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