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子诚,1939年生,广东揭阳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诗歌研究院副院长。著有《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新诗史》(与刘登翰合著)、《问题与方法》《学习对诗说话》等。主编“新诗研究丛书”“汉园新诗批评文丛”等丛书,与程光炜共同主编《朦胧诗新编》《第三代诗新编》《中国新诗大典》。
中国当代先锋诗歌成就斐然,然其在审美意义上的大胆创新,使多数读者在阅读欣赏方面面临一定难度。本书系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著名的文学史家、诗评家洪子诚教授所开设的当代先锋诗歌解读课的内容选编。它收录了北大 20 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年轻诗人在解读课上的主讲报告与讨论,所讨论的诗篇全系 20 世纪 90 年代最活跃的 10 多位先锋诗人的著名又有一定欣赏难度的作品。讨论涉及到当代中国许多重要的诗学问题,充分展示了当代先锋诗歌的无边魅力。
看《在北大课堂读诗》这本书,起初是被书的名字所吸引,其次是这本书的封面我很喜欢,简单、清晰、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同时纸张也很不错。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翻开这本书,第一件事就是直接翻到书尾,看看书尾写了什么?书尾没有多少让我惊喜,附上的是九十年代...
评分解读,也是一个难题 文/泊南 洪子诚是位有性情的学者,他说 “研究者首先应该做的工作也许是反省自己的认识能力”。这样一位严谨的学者,在浮躁的社会中沉沉浮浮,始终不改初心,实在难能可贵。 作者选了15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诗,通过对诗歌的...
评分文/橘川大人 读此书之前,尚觉得自己对中国现当代诗歌略知一二,中学时代爱舒婷和食指,欣赏顾城北岛海子……这些,我觉得我们已经谈得太多。然而这些也似乎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了。90年代之后的诗歌为什么被普罗大众所诟病,为什么一般读者只能望尘莫及地在墙外徘徊而不得其...
评分离开课堂久了,难免有些向往,无论好生差生,总会回想着过去时日,如诗年纪。无从回去,只能魂牵梦萦。最近读了一本书《在北大课堂读诗》,不仅让我重新忆起当日师长风采,又对当代诗歌有了些许认识。 2001年,洪子诚教授在北大开设“近年诗歌选读讨论课”,课...
评分是在北大课堂读诗,而不是读的诗,因此重点还在读诗的这个过程上。所以这本书的抱负,再准确一点,是在“读”上。想学“读诗”的人,可于此借鉴一种方式,在书里的最后一堂课上,大家也探讨了一学期的细读课“细读文本”方式本身,洪老师说,细读这种方式本身也许也是值得怀疑...
好像只有胡续冬,姜涛的观点才能引起我兴趣,另外每篇题目都很好。因为对于西方诗歌资源的生疏让我读起来比较吃力。
评分“和欣赏更宽泛的艺术形式一样,阅读诗歌也需要掌握基本常识,这包括创作者的具体创作背景,时代因素,解读和批评的历史与切入方式等等。不过,诗歌是有 sensual 的一面的,无法用文字表达清楚的,灵性的,这些东西和结构性、技巧性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才能成就一首好诗。”
评分都是名家啊!关于菠菜的那首诗,我最喜欢!
评分我看到每一行字 如同 沉思的皱纹 时间 或是停止前进 或是倒退
评分张枣、王家新、臧棣、欧阳江海····怎么都不知道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