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米特1888年出生在德国西部的一个小镇,天主教徒,从小喜好文学、艺术、音乐、哲学、神学。在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一边研究新康德主义法理学,一边写论瓦格纳的华彩文章。1916年,施米特发表了一部从政治哲学角度论诗人多伯勒的长诗《北极光》的专著,从此开始了其长达半个世纪的政治思想生涯。
《政治的概念》是关于政治学的文集,涉及到政治的神学、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政治的正确概念、合法性与正当性等领域。
7p 亚里士多德:友谊与战争分别是建构与摧毁的原因。 12p 既不贬低挑衅,也不贬低挑战,必须尝试回答。 13p 国家与民族这两个概念以政治的概念为前提。因而若政治的本质收到误解,它们终将无从把握。 31p 划分具有自主性,每种划分均利用其他各种划分来支持自身,而政治划分是...
评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一个人向一群饿狗扔去一块骨头,引发了狗咬狗的争斗,群狗之间彼此互为实际的敌人,而那个扔骨头的人则是绝对敌人。 实...
评分来自哈贝马斯《论康德的永久和平观念》,曹卫东译。 针对这种关于现代性的道德-实践的自我理解(指“康德所依据的道德普遍主义“作为”一种规范性的直觉范畴”)【50】,出现了一种理论思潮,从黑格尔对康德的人类道德进行批判开始,迄今为止在德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思潮的...
评分政治的概念 政治的概念/施米特 著/刘宗坤等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 《政治的概念》主要涉及两对概念的关系及其相互的位置,即国家与政治和战争与敌人。 国家概念以政治的概念为前提。按照现代语言的用法,国家是在封闭的疆域内,一个有组织的人群拥有的政治状...
评分施米特对于政治的解释,其实与贝克启蒙哲人天城一样,揭示了现代性与传统神学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将其作为相互对立的两方面。同样,在他看来启蒙、自由主义在扬弃了神学之后,又试图将自己塑造为新神学,这本身就存在某种悖论,即自由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可以质疑政治本身,却无法正确塑造政治。因此,他针锋相对提出了政治区分敌我的命题。现代并非如康德所言,是走向了永久和平,而是只要人存在,政治就永恒存在——敌我斗争将继续下去。
评分: D0-53/0292
评分战争可能性支撑政治的概念,政治又作为独立动因引发战争,极端状态的现实可能性从远古以至无穷。这也解释了主权者与紧急状态孰先孰后的佯谬:二者的可能性都及于无穷。施米特的死循环就在于“政治”、政治、政治的概念三这本是不同的,奥康姆的剃刀在这里还是锋利的。
评分国家是政治的统一体。世界是政治的多样化
评分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