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宇和院士(Professor John. Y. Wong, D. Phil. Oxon, F. R. Hist. S., FASSA),1946年生于广东省番禺县石楼镇茭塘乡。父黄鉴波,母陈慕贞。幼随家人到香港定居。先后就读于九龙牛头角庇护十二小学、九龙华仁书院、香港大学。1968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1971年完成博士论文后留校。1974年起受聘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任教,从讲师逐步递升为近代史讲座教授(Professor of Modern History)。
1978年英国皇家历史学院遴选黄宇和为该院院士。2001年澳大利亚国家社会科学院遴选黄宇和为该院院士。
黄宇和曾任英国剑桥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和香港大学亚洲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员,以及台湾政治大学客座教授。又先后在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圣约翰大学,中国的北大、清华、复旦、武汉、中山等大学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央研究院等学术机构讲学。研究领域包括孙中山、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和近现代中国国际关系。
黄宇和院士历年著作
英文专著
Yeh Ming-ch'en: Viceroy of Liang-Kuang, 1852-1858
Anglo-Chinese Realtions,1839-1860
The Origins of an Heroic Image: Sun Yatsen in London, 1896-1897
Deadly Dreams: Opium, Imperailism and the "Arrow" War(1856-1860) in China
中文专著
《两广总督叶名琛》
《孙逸仙伦敦蒙难真相》
《两次鸦片战争与香港的割让》
《孙中山先生与英国》
《孙逸仙在伦敦:三民主义思想探源》
学术论文六十馀篇
《三十岁前的孙中山:翠亨、檀岛、香港(1866-1895)》国际知名的孙中山研究学者黄宇和院士,继其《孙逸仙伦敦蒙难真相》英文原著在1986年出版后,再用二十五年时间的努力,遍访广东省、香港、澳门、夏威夷、英国和美国的档案馆,并频频到翠亨村、香港、澳门和夏威夷等地作实地调查,经过细致的考证,最终把孙中山前半生的曲折经历,以及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最忠实地呈现出来。
《三十岁前的孙中山(翠亨檀岛香港1866-1895)》解答的重要问题包括:
孙中山祖籍是广府人还是客家人?他是否中原贵胄的后裔?
孙中山的国学根底如何?是否只是一名“番书仔”?
在檀香山四年的学习生活,对孙中山身心变化有何影响?
孙中山曾有过当传教士的念头,为何最终放弃,
孙中山是否真的曾在香港拔萃书室念过书?
孙中山自称其走上革命道路是由于在香港念书时所受到的影响,这些影响到底是什么?
孙中山在澳门行医时,是否同时策划革命'
1895年的广州起义,号称有“决死队”三干人,为何却未举先败?是否真如史书所云杨衢云调度失宜所致?
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是否曾如他自己所言,由朋友在城墙上用吊萝载着他降下城墙而逃离广州城这么惊险?
孙中山逃至香港时,是否曾在域多利监狱作客?
通过对类似上述微观细节问题的研究,本书最终解答了孙中山为促使中国“现代化”,如何走上革命道路这一宏观历史问题。
孙中山前半生的事迹过往由于原始史料的缺乏,大多数研究者都只能语焉不详。通过黄宇和院士的不懈努力,相信《三十岁前的孙中山(翠亨檀岛香港1866-1895)》巳成功还原了孙中山前半生的最真实面目,为“孙中山研究”以至历史学研究,立下了良好的典范。
黃宇和《三十岁前的孙中山》一書的第五章第十一節《英國歷史》,講孫中山在中央書院所受的英國歷史教育,結果作者在這裏鬧了個英國歷史的大笑話。 作者引用孫中山《三民主義》的一段有關英國歷史的原文: “近代事实上的民权,头一次发生是在英国。英国在那个时候发生民权革命...
评分黃宇和《三十岁前的孙中山》一書的第五章第十一節《英國歷史》,講孫中山在中央書院所受的英國歷史教育,結果作者在這裏鬧了個英國歷史的大笑話。 作者引用孫中山《三民主義》的一段有關英國歷史的原文: “近代事实上的民权,头一次发生是在英国。英国在那个时候发生民权革命...
评分开宗明义:这只是一片碎碎念。 这本书应该加一个副标题:《黄宇和博士探案集》。一来,因为这是一本纯粹的考证史事的著作,二来,跟普通的考证类史著不同,黄宇和会将自己的“破案”经历事无巨细地写在书上。如,对比茅海建的《戊戌变法史事考》,茅海建只会将搜集以后的史料...
评分原先说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都理解为当代人会根据自身需要去解释历史。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解释乃至曲解都是轻的,根据需要编造历史才是常态。孙大炮这样国共注目的焦点,更是被平添很多离奇身世。而本书作者黄宇和,则像是一位侦探,华生那样天资一般却以勤补拙的侦探...
评分这本书,获友赠送,还没阅完,但书后黄宇和写的一段附录却引起笔者共鸣,不免先写为快。 黄宇和的孙逸仙伦敦蒙难真相揭露孙文伦敦蒙难事件的伪造神话,走的是和茅海建对戊戌考证一脉的考据传统,对于治政治史的学者来言,从众多繁琐的史料中理出头绪,得出接近历史的真实...
可作为历史侦探书来看。一条一条剔除假说,一点一点揭露真相。要真正了解历史,了解历史人物,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这样的书越多越好。
评分著史当如黄宇和,看完之后有种想把黄先生的书一网打尽的冲动,第六章非常的精彩
评分想必是位具有十萬分熱情的老人
评分我关心没有孙中山的翠亨村,以及香山如何造就孙中山,不是神谕的那种。
评分黄教授实证史学功力很强,而且对于前人犯的错误大胆直书,非常让人钦佩。但此书中还是有一些演绎之处,待回头详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