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1898-1948):江苏扬州人,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学佩弦,著名散文家、诗人及文学研究家。其主要著作有《背影》、《雪朝》、《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语文影及其他》等。
《诗言志辨》贯穿“语言志”、“比兴”、“诗教”、“正变”四条诗论发展的历史,着重从理据角度阐明了“诗言志”的中国诗学传统。
略读朱自清《诗言志辨》。 此书没有传说中那样好,亦没有苛评者说的那样糟。就序而言,一眼就能看出这本书诗人的立意所在:以一种西学而来的文学史观念来看四库集部的“诗文评”。于是我们常见的论述模式呼之欲出:从古代资料中找出许多名词,将这些原本有着特殊语境的名...
评分写下这个题目,心里首先有些惶然。从“言志”到“缘情”,如此粗糙地概括中国古代诗歌传统的流变,总感到有失恰当。因为,说到“缘情”,似乎就不能不说到“咏怀”,不能不说到“体物”……但“言志”作为古代源远流长的创作观念,在诗歌传统的流变过程中,早就涵盖了“缘情”...
评分写下这个题目,心里首先有些惶然。从“言志”到“缘情”,如此粗糙地概括中国古代诗歌传统的流变,总感到有失恰当。因为,说到“缘情”,似乎就不能不说到“咏怀”,不能不说到“体物”……但“言志”作为古代源远流长的创作观念,在诗歌传统的流变过程中,早就涵盖了“缘情”...
评分写下这个题目,心里首先有些惶然。从“言志”到“缘情”,如此粗糙地概括中国古代诗歌传统的流变,总感到有失恰当。因为,说到“缘情”,似乎就不能不说到“咏怀”,不能不说到“体物”……但“言志”作为古代源远流长的创作观念,在诗歌传统的流变过程中,早就涵盖了“缘情”...
评分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学中的重要成员。它诞生的时间最早,但同时也是最不好理解的,如何理解诗,如何受用诗成为重要的课题,因此“诗言志”这一观念的产生就很好地解释了以上难题。诗言志不仅对诗歌理论有直接的启发,而且对中国古代文学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难怪朱自清先生在《诗...
读《诗经》之前必读的书。看的头晕。
评分看了头十篇论文搞这个脉络搞得我头西昏
评分啰嗦、繁琐到令人发指
评分似乎超出了我的理解能力
评分每一个做古代文学批评的学者都绕不开“《诗》”的问题,这也是中国文论的元命题了。朱自清在此处下笔能把诗论问题的来一个现代的梳理,还是挺好的。南北朝之前关于《诗经》的批评的几个主要问题都基本廓清了,诗歌体裁的流变以及文学批评理论的完善的过程在本作中都可窥一斑,不过就文学批评这样一个范畴的学术来说“大行不拘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很多地方是不用做太多举例的,论证似乎失之繁琐,影响了整个文章的简洁。或可以删其枝干。有趣的是,作为学者的朱自清比作为散文家的朱自清嘴巴碎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