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史(上下)

中國哲學史(上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馮友蘭(一八九五-一九九○),字芝生,河南省唐河縣人。北京大學哲學係畢業後赴美,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迴國後曆任中州大學、廣東大學、燕京大學哲學係教授,一九二八至一九五二年任清華大學哲學係教授。一九五二年起任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

出版者: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馮友蘭
出品人:
頁數:298;443
译者:
出版時間:2000-11
價格:4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172373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哲學 
  • 馮友蘭 
  • 中國哲學史 
  • 中國哲學 
  • 哲學史 
  • 中國 
  • 曆史 
  • 國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馮友蘭所著的《中國哲學史》兩捲本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現代意義的中國哲學史,陳寅恪曾評此書,以為“取材謹嚴,持論精確……今欲求一中國哲學史,能驕傅會之惡習,而具瞭解之同情者,則馮君此作庶幾近之”,“此書作者取西洋哲學觀念,以闡紫陽之學,宜其所係統而多新解”。

這部哲學史的基本架構已為中國哲學史界普遍接受,其中的許多觀點,如名傢應分為惠施之“閤同異”、公孫龍之“離堅白”兩派,二程思想不同,分彆為心學、理學之先驅,又如程硃異同、陸王異同、硃王異同等等,均為前人所未發,後人所不能改,已成為學術界的定論。故此哲學史是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奠基之作。

全著分為子學時代和經學時代兩篇,子學時代介紹瞭孔子、墨子、孟子、戰國、老子、公孫及儒傢的哲學文化,經學時代介紹瞭董仲舒、硃子及清代的哲學文化。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虽然对比较重要的著作(或者说我觉得大概读完很快就会忘光的著作),我都争取写点豆瓣书评,但是看其他书评时,很遗憾地,抚掌会心一笑时少,对着屏幕咬牙切齿时多。 在内容本身而言,其实儒墨道法这些基本观点大家都并不陌生,尤其是当年有位在相关领域著作颇丰的老师曾经花了...  

評分

冯君友兰所著中国哲学史,曩尝稍一翻涉,顷始阅尽,其殊胜处诚有如审查者所言;然于佛学未能与子学俱重,故于向来之儒道拘蔽,未尽解脱,以视蔡孑民先生“不以一派之哲学,一家之教义梏其心”,似有未逮。中国民族文化,哲学乃是主脑,竖承三千年来子学佛学之结晶,而横吸欧美...  

評分

評分

冯君友兰所著中国哲学史,曩尝稍一翻涉,顷始阅尽,其殊胜处诚有如审查者所言;然于佛学未能与子学俱重,故于向来之儒道拘蔽,未尽解脱,以视蔡孑民先生“不以一派之哲学,一家之教义梏其心”,似有未逮。中国民族文化,哲学乃是主脑,竖承三千年来子学佛学之结晶,而横吸欧美...  

評分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自序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1.哲学在中华文化的地位 哲学与宗教的区别:大宗教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 4 高于道德价值——超道德价值 2.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 圣...  

用戶評價

评分

曆時半年,終於看完~無論是古文還是民國文都不好懂,不管怎麼樣看懂的地方確實受益匪淺,沒看懂的地方也確實頭疼。附錄幾篇總結是點睛之筆,概括總結瞭發端於中國本土的幾傢學說,橫嚮梳理清瞭脈絡。相當佩服作者,寫成這樣一部著作,不僅要飽讀國學著作,還得熟識西方哲學思想,真是學貫古今中外。

评分

已有kindle版

评分

引用太多,似乎淹沒瞭己見.

评分

其實我覺得這書還好啦,不懂熊十力那派為什麼這樣黑人傢,資料很詳實,論述也很清楚,麵麵俱到、拾遺補漏,其實作為學者乾點這種務實的工作,比天馬行空地發一些駭人聽聞的新見解、新學說要重要。至於文革那點事,最多說他有點怯懦沒原則嘛,治學態度還是可取的。

评分

雖然很多人批評這冊書,我倒是覺得把並不符閤現在哲學框架的古文論集一點點剝離開來,讓他們以哲學的形態呈現齣自身的發展脈絡,這件事情也是莫大的功勞,況且書裏的論據翔實,當瞭資料集來看都是特彆有營養的。對於那些所謂的批評者,我覺得還是免瞭這種文人相輕的臭毛病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