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一八九五-一九九○),字芝生,河南省唐河縣人。北京大學哲學係畢業後赴美,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迴國後曆任中州大學、廣東大學、燕京大學哲學係教授,一九二八至一九五二年任清華大學哲學係教授。一九五二年起任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
馮友蘭所著的《中國哲學史》兩捲本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現代意義的中國哲學史,陳寅恪曾評此書,以為“取材謹嚴,持論精確……今欲求一中國哲學史,能驕傅會之惡習,而具瞭解之同情者,則馮君此作庶幾近之”,“此書作者取西洋哲學觀念,以闡紫陽之學,宜其所係統而多新解”。
這部哲學史的基本架構已為中國哲學史界普遍接受,其中的許多觀點,如名傢應分為惠施之“閤同異”、公孫龍之“離堅白”兩派,二程思想不同,分彆為心學、理學之先驅,又如程硃異同、陸王異同、硃王異同等等,均為前人所未發,後人所不能改,已成為學術界的定論。故此哲學史是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奠基之作。
全著分為子學時代和經學時代兩篇,子學時代介紹瞭孔子、墨子、孟子、戰國、老子、公孫及儒傢的哲學文化,經學時代介紹瞭董仲舒、硃子及清代的哲學文化。
中国哲学史的开山之作,其意义又不仅止于开山。哲学史兼含哲学与史学,其意义也同样两分,有人讲,冯先生此作可以超过而不可越过,即是肯定此作的史学坐标意义,而我以为,大陆地区学者以传统西方经院哲学方法治中国哲学史,其成果迄今并无超过冯著《中国哲学史》的。 这部著作...
評分虽然对比较重要的著作(或者说我觉得大概读完很快就会忘光的著作),我都争取写点豆瓣书评,但是看其他书评时,很遗憾地,抚掌会心一笑时少,对着屏幕咬牙切齿时多。 在内容本身而言,其实儒墨道法这些基本观点大家都并不陌生,尤其是当年有位在相关领域著作颇丰的老师曾经花了...
評分作者首先从哲学在中国文化的地位谈起,定义作者理解的哲学。作者认为的哲学即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作者进而又谈到一个容易和哲学混淆的概念——宗教,作者说的宗教是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中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
評分 評分作者首先从哲学在中国文化的地位谈起,定义作者理解的哲学。作者认为的哲学即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作者进而又谈到一个容易和哲学混淆的概念——宗教,作者说的宗教是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中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
曆時半年,終於看完~無論是古文還是民國文都不好懂,不管怎麼樣看懂的地方確實受益匪淺,沒看懂的地方也確實頭疼。附錄幾篇總結是點睛之筆,概括總結瞭發端於中國本土的幾傢學說,橫嚮梳理清瞭脈絡。相當佩服作者,寫成這樣一部著作,不僅要飽讀國學著作,還得熟識西方哲學思想,真是學貫古今中外。
评分看得我想吐
评分引用太多,似乎淹沒瞭己見.
评分讀瞭一大半,一大半沒懂。看來讀這書時候未到。
评分人生在世,心安理得足以#草草翻完,暫時還是堅定的,等不堅定的時候再來迴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