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明十五讲》作者陈乐民,欧洲的文化传统在传承中同源而分流,有批判、有扬弃,但在批判和扬弃中有创新。从15世纪以来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自由民主理念的从胚胎孕育到发芽和生成,这条道路在”精神的历史“里可谓历历在目。
资中筠先生的书看过不少,文字简洁平实,行文没有高潮迭起,只是平铺直叙就事论事,而很多事对于我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已然不是新鲜事。当然我很赞赏老先生的风骨,不与官场同流合污,能够独立思考,并在各种场合表达相似的观点,遵循说老实话说良心话的原则。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评分1.Reading,maketh a full man; 2.Conference,a ready man; 3.Writing,an exact man; 4.I,need them all.
评分前些日子和朋友聊到了美国发达的根源问题,这话题自然被引到了欧洲去了。他觉得美国的发达得益于欧洲,对此我并不否认。我开始搜寻关于欧洲方面的书籍,大部分是些历史书,没有太多对当时那段历史有独特见解的解读。后来搜到了本让我产生了兴趣的书,名字叫做《欧洲文明十五讲...
评分看《欧洲文明十五讲》,如同之前迷恋中国古文化一样,再一次沉醉其中。 就像陈乐民老先生说的,或许它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不如托福来的实用,然而,当精神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在这一片自希腊发源的人类文明之海畅游时。 你才发觉自己,以及身边的诸多闲杂事是多么的渺小。 ...
评分差不多一年前偶然听到这本小书的Podcast,“静雅思听”录制的,听了一集便喜欢上了,为了加深印象没直接看书,边听边记了半年。同时进行的另一条线是蒋勋的《西洋美术史二十四讲》。两条线梳理完,感觉之前以散点形式存在于脑中的西方人物、事件都在一条横贯3000年(1000 B.C. ...
其实是在podcast上听完的,了解了一个大概。
评分通识读物,还是浅了点,当然像作者所说,注重功利主义的中国学科教育,对西方文化总是理解肤浅,另一方面,中国所谓的传统已经不可能再回归
评分我校十五讲系列实在良心,比看知乎大V扯淡靠谱100倍。点的很精到,适合粗略了解后的解惑。欧洲何以为欧洲,中国何以为中国。要看顾准。另外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性比起欧洲知识分子欠缺一点,可再延伸。
评分其实是在podcast上听完的,了解了一个大概。
评分口头讲座,较随意,启发性为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