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隆基,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先后获明尼苏达大学及斯坦福大学硕士及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美国堪萨斯大学、圣路易市华盛顿大学和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现任教于美国田纳西州猛菲斯大学。著有《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未断奶的民族》等。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其实探讨的正是个人与社会,在20世纪的中国受到哪些因素的左右。“仁者,人也。”儒家思想影响了多少人的心理结构,中国人缺乏自我自主意识,也是其中一斑。全书视野开阔,令人心服。
大约在十七八年前,有一本书悄悄地在大学里流传,与其说书,不如说是一份复印本,篇名叫《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作者名为孙隆基,据说他是香港人,而且到美国留的学。那个时候,正是“文化热”如火如荼的时候。文化人见了面,就要谈文化。书也是这样,只要染上“文化”二字,就立即洛阳纸贵,印个四五万册,是家常便饭之事。在这本书里,孙氏不仅谈文化,而且还是文化的深层结构,这就不能不撩拨起大家的好奇心了。
琐碎的枝蔓影响了书的系统性。全书的细节呈现与观点书写,充满了一种由身处“中国文化”区域的“内心的羞耻感”所带来的怨妇气息。而作者将许多阶段性、非群体决定性的中外差异,在众多对比中将此根源误作为群体的倾向,并完全归结于“人格”“素质”的自我奴化、“政府”熏染...
评分有广西师范大学的版本,惜乎当时没空浏览新书。 2016年元旦前后接触、阅读 孙隆基。 怎么说呢,我是一个叛逆者。淡化、反抗、走自己的路。艰难前行,有时,不得不妥协。 简单地说自己的读后感: 1.阅读者最好要有心理学基础知识。否则,连一些基本术语都不太清楚作者在讲什么...
评分琐碎的枝蔓影响了书的系统性。全书的细节呈现与观点书写,充满了一种由身处“中国文化”区域的“内心的羞耻感”所带来的怨妇气息。而作者将许多阶段性、非群体决定性的中外差异,在众多对比中将此根源误作为群体的倾向,并完全归结于“人格”“素质”的自我奴化、“政府”熏染...
评分 评分孙隆基先生的这本书,在上世纪80年代曾在各高校中广为流传,那时只有复印本,成本颇高。 孙隆基是历史学家,他致力于破解这样的命题:为什么历史上创造了灿烂文明的中国人,在近代却落后了,甚至一再错失现代化的机遇?除了制度因素外,文化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孙隆基认为,传...
看了不到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论据牵强附会得惊人,充其量就是一本不太高明的吐槽集子罢了,还非得在序言里装作很学术的样子。这样的书在豆瓣上得分这么高,实在奇怪。
评分几十年前写国民性的著作,对中国人的印象及描写只停留在80年代初改革刚开始时的情况,写得并不比丑陋的中国人或野草集更具有格调和眼界。总之,不怎么样。
评分最后终于说了,本书的批判性视角是从西方的结构出发。没有这个前提,这本书的很多东西都充满偏见。尤其感觉对于道家有很多误读。但是不少批判一针见血,畅快淋漓,确实如此。发展自我也许是走向道家说的无我的必须步骤?人没有办法通过留在母胎里直接达到合一境界,这种未经过分离的合一似乎注定是不成熟的。
评分所谓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结构主义之类大词,实可抛弃不用。反正以后要写关于“中国人劣根性“”文化优劣“之类的文字,尽可从此书摘抄。别的似乎没什么好说的。
评分生理基础的文化分析肤浅到极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