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语》一书,只有48页,前一半是钱钟书60年前笔记的影印,后一半是笔记经订正后的排印。文字虽少,但其学术价值很高,记下了石遗老人对民国初年一些文士的评论,对后人研究那段历史很有益处。这是钱钟书生前留下的最后一本书了。
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五十年来,惟吾友陈散原称雄海内”。 钱钟书《石语》:陈散原诗,予所不喜。凡诗必须使人读得、懂得,方能传得。散原之作,数十年后恐鲜过问者。早作尚有沉忧孤愤一段意思,而千篇一律,亦自可厌。近作稍平易,盖老去才退,并艰深亦不能为矣。为散原...
评分 评分 评分记得不错的话,里面提到写湘军志的王凯运,身材矮小,猥琐。 大师~~~~~~,必然有着不平凡的人生际遇~。
评分记得不错的话,里面提到写湘军志的王凯运,身材矮小,猥琐。 大师~~~~~~,必然有着不平凡的人生际遇~。
一派“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感觉,对所有的近世人物都抵牾偏见,全无学者风范,不看也罢!最恨这样的人,而老钱却把能和诗坛老宿对话引为荣耀,区区石遗而已,无须惊惶而加以出书记录!
评分趣書。
评分很小的一本小书,系钟书所集石遗老人(陈衍)的言论。此书多为言诗,且大多是讨论近代文人诗作。于是,一下子就偏僻了。由于所评皆非愚所熟悉范围,实不敢对书中观点发表太多见解。只是极喜读如此流畅的批评。批评本身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补充。胡文辉在《现代学林点将录》中,评钟书"以《谈艺录》为表,以《石语》为里,钱氏其人其学,可以得其近似矣。"如此看来,胡文辉是觉得钟书是同意陈衍的立场的。实际上大概应该是部分认可,而其于晚年出版这本少年"谈话录",则更有可能是为了补充近代诗话。
评分三十年来,海内文人治诗者众矣,求其卓然独立自成一家者盖寡。何者?治诗第于诗求之,宜其不过尔尔也。默存精外国语言文字,强记深思,博览载籍,文章淹雅,不屑屑枵然张架子。喜治诗,有性情,有兴会,有作多以示余。余以为性情兴会固与生俱来,根柢阅历必与年俱进。然性情兴趣亦往往先入为主而不自觉。而及其弥永而弥广,有不能自为限量者。未臻其境,遽发为牢愁,遁为旷达,流为绮靡,入于僻涩,皆非深造逢源之道也。默存勉之。以子之强志博览,不亟亟于尽发其覆,性情兴会有不弥广弥永独立自成一家者,吾不信也。拾遗老人书。
评分喜欢这种开本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