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语》一书,只有48页,前一半是钱钟书60年前笔记的影印,后一半是笔记经订正后的排印。文字虽少,但其学术价值很高,记下了石遗老人对民国初年一些文士的评论,对后人研究那段历史很有益处。这是钱钟书生前留下的最后一本书了。
阅读小札:钱钟书《石语》 全篇凡万余字,系清人陈衍之闲侃漫话,兼与钱氏之对谈,由钱整理存记。陈衍号石遗老人,因以名之。寥寥数段,亦不难窥见老少二人之风格品性:一曰毒舌,二曰诙谐,三曰自恋,四曰重情。 毒舌者,散见文章诸处,石遗老者评时人流弊不留情面,不乏过激...
评分阅读小札:钱钟书《石语》 全篇凡万余字,系清人陈衍之闲侃漫话,兼与钱氏之对谈,由钱整理存记。陈衍号石遗老人,因以名之。寥寥数段,亦不难窥见老少二人之风格品性:一曰毒舌,二曰诙谐,三曰自恋,四曰重情。 毒舌者,散见文章诸处,石遗老者评时人流弊不留情面,不乏过激...
评分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五十年来,惟吾友陈散原称雄海内”。 钱钟书《石语》:陈散原诗,予所不喜。凡诗必须使人读得、懂得,方能传得。散原之作,数十年后恐鲜过问者。早作尚有沉忧孤愤一段意思,而千篇一律,亦自可厌。近作稍平易,盖老去才退,并艰深亦不能为矣。为散原...
评分 评分钱钟书从来就有些恃才傲物,他看得上眼的人极少,即使是长辈。世间盛传他横扫清华图书馆的豪言,还有他认为吴宓太笨,清华没有一个人配教他种种“目无尊长”的话。即使后来他并不承认,这些也绝非空穴来风,他的傲气应该是确信无疑的。陈衍后人不怎么熟悉,可是看这本石语也可...
喜欢这种开本的书。
评分很小的一本小书,系钟书所集石遗老人(陈衍)的言论。此书多为言诗,且大多是讨论近代文人诗作。于是,一下子就偏僻了。由于所评皆非愚所熟悉范围,实不敢对书中观点发表太多见解。只是极喜读如此流畅的批评。批评本身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补充。胡文辉在《现代学林点将录》中,评钟书"以《谈艺录》为表,以《石语》为里,钱氏其人其学,可以得其近似矣。"如此看来,胡文辉是觉得钟书是同意陈衍的立场的。实际上大概应该是部分认可,而其于晚年出版这本少年"谈话录",则更有可能是为了补充近代诗话。
评分李审言不免饾饤,所谓可惋在碎者是矣。渠自比子部杂家,杂也可,碎也不可(42页)。钱锺书亦谓李审言丈读书素留心小处。又刘衍文谓钱氏至老仍缺笔避“衍”字讳,可见民国诗话中所谓青年钱锺书“奉衍若神明”,非尽虚言。
评分薄薄是《石语》,价值颇高。我现在还惊讶:居然我当时一股脑儿读完了。现在的书,动辄数十万言,有多少价值呢?著书多为稻粮谋——赚些稿费罢了。
评分很小的一本小书,系钟书所集石遗老人(陈衍)的言论。此书多为言诗,且大多是讨论近代文人诗作。于是,一下子就偏僻了。由于所评皆非愚所熟悉范围,实不敢对书中观点发表太多见解。只是极喜读如此流畅的批评。批评本身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补充。胡文辉在《现代学林点将录》中,评钟书"以《谈艺录》为表,以《石语》为里,钱氏其人其学,可以得其近似矣。"如此看来,胡文辉是觉得钟书是同意陈衍的立场的。实际上大概应该是部分认可,而其于晚年出版这本少年"谈话录",则更有可能是为了补充近代诗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