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著名作家、翻译家和学者,江苏无锡人。毕业于东吴大学,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肄业。1935年与钱锺书结婚后共赴英国,法国留学。1938年秋回国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1952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及随笔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杂忆与杂写》《我们仨》、《走在人生边上——自问自答》等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了《杨绛文集》8卷。
干校,本来是对公务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进行培训的地方,但在“文革”中,却赋予了它新的定语——“五七”,新的含义——对上述人员中的大多数进行“劳改”。杨绛先生在这里讲述了从要去干校直到回京一些事情和个人的心情、感受。本书1981年7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尤其受有干校经历的人喜欢,堪称“干校”文学中之经典。今天、今后,人们要感性地了解那段渐去渐远的历史,本书同样堪为经典。
读《我们仨》时隐隐作痛的东西,在这书里全然读到了。之前对上山下乡没有血肉认识,只隐约记得小时候在史铁生的几篇文章里有所接触,不过早已忘得没影了,显然也是没读进去。而这次换了“老年”角度,听杨绛先生说她在干校的一些经历,生动真实得让我感觉好像自己前世去过一样...
评分杨绛先生一生所著,无论是剧本。小说还是散文,都担得上一个“才”字。人们提起她,大多第一想起的是钱钟书之妻,只是因为她愿意,让妻和母这个身份放在前头罢了。她的文字,有一种极其柔软的坚韧于其中,就像洁白的蚕丝,可承千钧而不断。杨先生最著名的莫过于散文集《我们仨...
评分《干校六记》好在没有苦相。 文革时中国知识分子较为苦楚的时代。智者的内心大抵脆弱敏感,反智的鲁莽强硬让太多文革期间的文字充溢着悲凉怨气。杨绛的文字没有,一点苦相都没有,太难得。 不是生活本身不苦。女婿被人冤枉自尽,生活能力较差的丈夫被提前安排下乡,女儿孤苦一...
评分1. 杨绛说到和钱钟书回忆起下放时养的狗“小趋”,钱钟书说可能已经被人吃了,变成一堆粪了。杨绛说, “给人吃了也罢。也许变成一只老母狗,拣些粪吃过日子,还要养活一窝又一窝的小狗……” 比起世世代代与粪为伴,拣粪过日子,被吃了倒是一桩幸事了。狗如此,那时候,甚...
朴实素净的文字,记录那段下放劳动的不堪往事,而心情,则未受周遭太多的干扰。对凿井、园圃、小狗、走野路等等“小事”,落下的文字那么美,那么生动。所以说,哪怕在极端的环境中,个人也有保持内心自由的选择。钱、杨二先生之学问和处世,足资垂范!
评分知识分子的特殊年代,宰相肚里能撑船。
评分看到评论中有句话说这本书让人觉得杨绛是巨蟹,钱钟书是天蝎。六十多岁的老人写的跟二十岁的少女一样着少女心。虽说在记录文革时期的改造,写的跟游山玩水的游记一般,可是细细的也读出字里行间的悲观,杨绛先生也没有想过自己能离开干校
评分略略笔记,满满回忆。时光不辜负任何一个充满情意的人。
评分实在是本非常短薄的书。她笔下的文革似乎并不苦。还能吃饱,穿暖,也无须劳作,两口子离开的并不远,还有小趣陪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