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简 介
刘心武,1942年6月生于四川成都,
汉族。北京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 当过
教师、编辑,曾任《人民文学》杂志主
编。1959年开始文学创作,1977年发表
短篇小说《班主任》引起巨大反响,被
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嗣后发
表的《如意》、《我爱每一片绿叶》、
《黑墙》,纪实文学《5.19长镜头》、
《公共汽车咏叹调》等,亦引起社会广
泛关注,并多次获奖。长篇小说《钟鼓
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他的作品文
字畅达,思想敏锐,笔锋犀利,高扬着
人文精神;擅长抓住社会焦点问题,也
能较深沉地反映社会变化及世相百态,
深刻剖析别人,剖析自己,并对创作形
式有多种尝试。
说到时间,生物学家会告诉你,人的一生会经历,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然后迈入坟墓。历史学家说,在历史的长河里,群雄逐鹿,朝代更迭,必然从分封制、封建君主制走向民主共和制。政治学家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五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大代表大会选举。父母总会跟我...
评分 评分看了《钟鼓楼》还以为作者刘心武是北京人,看了介绍说是四川人。82年北京胡同的一场婚礼,穿起了这么多人的形象,而且个个饱满,每个人的性格、历史成因、当前状态、心里活动都刻画得非常生动,一组人物群雕。我也仿佛回到了西单大杂院儿,回到学龄前~
评分“在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北端,屹立着古老的钟鼓楼。 鼓楼在前,红墙黄瓦。 钟楼在后,灰墙绿瓦。 鼓楼胖,钟楼瘦。 尽管它们现在已经不再鸣响晨钟暮鼓了,但当它们映入有心人的眼中时,依旧巍然地意味着悠悠流逝的时间。” “时间流到了一九八二年十二...
评分看这本书以前只听过作者的大名,具体写过什么著作也说不出来。 直到看了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认识了作为研究红楼梦的一员的刘心武先生,并拜读了有关的那本闹得满城风雨的解读红楼的新书。 这本《钟鼓楼》讲的是一天中从早七点到下午五点之间的故事,像现在很多电影叙事的...
#高中时读的
评分一个北京传统四合院,一群普通的北京市民,在一天的时间里尽情表演。
评分琐碎的生活,很现实,茅盾奖的现实主义看多了也腻得慌。这书展示了80年代初北京市民的生活,但是,没有让我感受到现实的震撼力量,一般,不推荐看。。
评分是冲着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名气来的,还真不错,北京的平民生活被渲染得炊烟燎燎的
评分当年在学校地摊买的二手,如今回看,它就像一个窗口,让你看到了30多年前的北京,书中很多思考还是很具前瞻性的,其实,这并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