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记. 东藏记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宗璞 西南联大 小说 茅盾文学奖 中国文学 当代 经典 中国
发表于2025-02-16
南渡记. 东藏记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宗璞受人尊敬,但南渡记不过如此
评分单只是这一段历史,就让人对那些百年老校们肃然起敬。知识分子的故事,果然让知识分子代入感很强。
评分方寸不乱
评分初恋。
评分更想读东藏记
宗璞, 现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原籍河南省唐河县。1928年7月生于北京。
十岁时随家庭南迁到昆明,上过南菁小学和西南联大附中。194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转人清华大学外文系,1951年毕业。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物编辑。1981年调到外国文学研究所英美文学研究室。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写有《红豆》 、 《桃园女儿嫁窝谷》等小说。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会员。1982年加入国际笔会为会员。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经澳中理事会、英中文化协会邀请,于1981、1984年访问澳大利亚与英国。现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1978年12月《人民文学》),《三生石》(1981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宗璞小说散文选》(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丁香结》(1986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等。其中《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小说总体不离战争的大时代背景,事关人类命运前途,作者笔下不时流出带有些哲理的感慨。如在众人议论日本侵略军的被俘士兵时,孟弗之说:“他们也是人,但是在法西斯政策驱使下已经成为工具,被‘异化’了。我们进行这场保卫国家民族的战争,不仅要消灭反人类的法西斯,也要将‘人’还原为人。”“将‘人’还原为人”,乃是涉及为民立命的大问题,古今有多少哲人为之耗费心思呵!书中还用了很多笔墨写那时的青少年,今天都已是七十以上的老人了。他们个个文明聪颖,活泼天真,有教养,有理想。他们的对话、神态,在谈笑嬉戏之间,在敌人的野蛮轰炸面前,往往流露出父辈熏染的影响。我很喜欢这些片段的描绘。例如一群小青年在生物学教师带领下到山野采集植物标本那一节,即是既见情又见景的好文章。
《野葫芦引》是写知识分子的,也主要是写给知识分子看的。尤其是写他们在民族存亡的大关节上的操守,写他们怎样坚韧不拨地、忠诚地守护着教育这块事关子孙后代的神圣“阵地”。总之,是一部为知识分子立传的作品。
宗璞的文风很有她本人的特色,风格即人,一看便知是宗璞的,不是任何其它人的。全书都是短句式,读起来可以“上口”而没有滞碍之感,这是得力于她中国古典文学的素养。
南渡记和东藏记都已看完了,本人之前对这个年代不是很了解,所以在读的时候还需要请教别人才略之一二。 此书的作者与之前看的书的作者有不同之处,据说作者的父亲是冯友友兰,可想作者的对时代背景了解的多么的透彻。 看完此书后,对于当时历史背景下日本人的行...
评分南渡记和东藏记都已看完了,本人之前对这个年代不是很了解,所以在读的时候还需要请教别人才略之一二。 此书的作者与之前看的书的作者有不同之处,据说作者的父亲是冯友友兰,可想作者的对时代背景了解的多么的透彻。 看完此书后,对于当时历史背景下日本人的行...
评分《南渡记》匆匆阅毕,《东藏记》尚未借到。还算不错的东西。《南渡记》开篇部分的生活简直理想化得令人发指,教授世家,美女帅哥,公子小姐,锦衣玉食。要不是因为打仗,这帮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想来必定前程似锦一片光明,生前富贵死后哀荣——好吧我承认我嫉妒,我这有人养没...
评分突然有些向往(或称怀念?)旧中国人的气质,特别是旧中国那些文人、商人、乡绅、侠者。 向往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旧中国特色的人情世故与通达老练,琢磨藏在其中只可意会的中国传统文化,觉得从现在开始,这种独特的气质会越来越淡薄,终至不可寻。 文化发展、融合、变化,没...
评分孟樾的原型,自然是作者宗璞的父亲冯友兰,曾任清华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似乎也做过清华的教务长。1949年,梅贻琦飞离北京后,他似乎还曾出面与入城的中共接洽等。书中所谓孟樾的《中国史探》自然指的是《中国哲学简史》。宗璞对老父亲一直很是敬爱,这“孟弗之”的谐音...
南渡记. 东藏记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