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璞, 现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原籍河南省唐河县。1928年7月生于北京。
十岁时随家庭南迁到昆明,上过南菁小学和西南联大附中。194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转人清华大学外文系,1951年毕业。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物编辑。1981年调到外国文学研究所英美文学研究室。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写有《红豆》 、 《桃园女儿嫁窝谷》等小说。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会员。1982年加入国际笔会为会员。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经澳中理事会、英中文化协会邀请,于1981、1984年访问澳大利亚与英国。现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1978年12月《人民文学》),《三生石》(1981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宗璞小说散文选》(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丁香结》(1986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等。其中《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小说总体不离战争的大时代背景,事关人类命运前途,作者笔下不时流出带有些哲理的感慨。如在众人议论日本侵略军的被俘士兵时,孟弗之说:“他们也是人,但是在法西斯政策驱使下已经成为工具,被‘异化’了。我们进行这场保卫国家民族的战争,不仅要消灭反人类的法西斯,也要将‘人’还原为人。”“将‘人’还原为人”,乃是涉及为民立命的大问题,古今有多少哲人为之耗费心思呵!书中还用了很多笔墨写那时的青少年,今天都已是七十以上的老人了。他们个个文明聪颖,活泼天真,有教养,有理想。他们的对话、神态,在谈笑嬉戏之间,在敌人的野蛮轰炸面前,往往流露出父辈熏染的影响。我很喜欢这些片段的描绘。例如一群小青年在生物学教师带领下到山野采集植物标本那一节,即是既见情又见景的好文章。
《野葫芦引》是写知识分子的,也主要是写给知识分子看的。尤其是写他们在民族存亡的大关节上的操守,写他们怎样坚韧不拨地、忠诚地守护着教育这块事关子孙后代的神圣“阵地”。总之,是一部为知识分子立传的作品。
宗璞的文风很有她本人的特色,风格即人,一看便知是宗璞的,不是任何其它人的。全书都是短句式,读起来可以“上口”而没有滞碍之感,这是得力于她中国古典文学的素养。
开始看《南渡记》是几年前的事了。初看这本书便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开了几晚的夜车看完了。后来又看了几遍,每看一遍都有新的感觉。后来带到单位,向同事推荐。同事看过也都说好。只可惜这本书在同事中传丢了。封面是黄颜色的,应该是第一版的。近日又买到了接下来的两卷,连续...
评分我怀着巨大的热情,忍受了眼花缭乱的人物表。因为作者的《红豆》是一篇我永生难忘的精彩故事。 我努力记住一个个名字后面的人,尽管他们乱哄哄的似乎没什么差别,我固执地以为自己捧着一本抗日时期的红楼梦,有必要记住每一个。看到卫葑与雪妍的分离,我以为终于要看见媲美《红...
评分突然有些向往(或称怀念?)旧中国人的气质,特别是旧中国那些文人、商人、乡绅、侠者。 向往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旧中国特色的人情世故与通达老练,琢磨藏在其中只可意会的中国传统文化,觉得从现在开始,这种独特的气质会越来越淡薄,终至不可寻。 文化发展、融合、变化,没...
评分孟樾的原型,自然是作者宗璞的父亲冯友兰,曾任清华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似乎也做过清华的教务长。1949年,梅贻琦飞离北京后,他似乎还曾出面与入城的中共接洽等。书中所谓孟樾的《中国史探》自然指的是《中国哲学简史》。宗璞对老父亲一直很是敬爱,这“孟弗之”的谐音...
评分开始看《南渡记》是几年前的事了。初看这本书便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开了几晚的夜车看完了。后来又看了几遍,每看一遍都有新的感觉。后来带到单位,向同事推荐。同事看过也都说好。只可惜这本书在同事中传丢了。封面是黄颜色的,应该是第一版的。近日又买到了接下来的两卷,连续...
基本上就是东藏记的一个很长的引子。
评分失误了 忘了拿东藏记了 = =
评分雪雪你来。。。。只有一句应和我心。。。。。。实在不应该用小说形式的。。。
评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评分想读这本书,因为有人说气质像钟鼓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