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球游戏》是一部寓言小说,讽刺小说。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未来世界。克乃西特是一个孤儿,由一宗教团体抚养成人,他天资聪颖,最后成了这个团体象征的最高智慧的玻璃球游戏大师。但随着年龄和地位的增长,他逐渐不满足这这个与世隔绝的精神王国的生活,认为在这样的象牙塔里是不可能为人民作出贡献的。最后他离开这个精神王国,来到现实世界,企图用教育来改善整个世界,然而他的事业未竟,在一次游泳中溺水身亡。
对话《玻璃球游戏》 人物: 施奈德(简称施) 某校学生 科里斯(简称科) 施奈德的同学与挚友 地点:某公园 正文: 施:你好,我的朋友,你很准时,要知道上次你可还迟到了十五分钟,那次正好还是个糟糕的雨天,我敢说那天比该死的伦敦的所有的坏天气加在一起还要让人郁...
评分越纯净的东西往往越脆弱,越是复杂矛盾的东西越能长久的存在,这是三岛由纪夫在小说中不断强调的,放在这里进行解读也很恰当。卡斯塔里是智慧乌托邦,在卡斯塔里建成之前,智慧掺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人们时而智慧时而愚钝,有时可以摆脱生活琐碎而有时不行。生活与智慧这两者的...
评分《玻璃球游戏》是黑塞晚年创作的一部作品,从构思到付梓出版长达12年,可以说该书可以作为黑塞本人一生思考的总结。凡读过黑塞作品的人都清楚的晓得:世俗世界与理想精神世界的冲突与调解是黑塞从始至终思考的主题,如果就黑塞作品作一个简要的概括或梳理出一个脉络,我比较倾...
评分 评分为什么东方人的文化和宗教精髓——诸如瑜珈的静坐,或易经阴阳、占卜卦爻在东方人自己的文字描述中显得如此苍白乏味,而通过西方人向往想象性的描述倒显得如此激动人心,令人迷醉。大约得益于东方人和西方人对其观念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的不同吧?中国古代人创造的种种类似...
1、前半部分的絮絮叨叨是一种蓄力,在“私人信函”中黑塞打出一记重拳,不仅对着当时的纳粹极权,而且对着整个人类历史。2、此书与《悉达多》是两个不同的方向,《悉》是从入世到出世,《玻》则是从出世到入世,都是一种求道过程。此书写成,黑塞对整个人类精神世界的贡献和责任就结束了,诺贝尔文学奖只是一个小小的注脚。3、一句话总结这本书,对于知识分子或者整个人类精神世界,只有一个命题——1+1是不是等于2?这也是初等教育的最大功能所在。4、黑塞对玻璃球游戏大师的结局安排有仓促之感,其间蕴涵之意令人费解,世俗世界的未竟之业并无答案,这或许是他的开放性结局。
评分2017008半年之后再次捧读黑塞。黑塞,我爱的黑塞,以这样一个哲学乌托邦—卡斯塔里—来洗礼我。古典音乐与东方思想,克乃西特和特西格诺利,阴与阳,精神王国的忠诚和奉献与对自然生活的渴望突破和掌握,离开与归一:是一生的记叙也是一次思想的进境和灵魂的感召,这样的文字给我共鸣让我凝噎,这样一个超越和进阶的黑塞让我感激让我折服。这是对人类悲剧的认知也是对人类智慧、勇敢、乐观的赞同肯定。缺乏精神滋养的自然生活会陷入泥潭,会转化为兽性,甚至必然越陷越深;纯粹建立在精神上的生活多么冒险,多么可怕,最终必将一无所获。让我们快活告别,穿越一个又一个空间,不囿于哪一种乡土观念。没有一颗星星会脱离自己的领域,它们总是运转在神圣的轨道。与黑塞一同,我永远选择“人”。
评分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评分1、前半部分的絮絮叨叨是一种蓄力,在“私人信函”中黑塞打出一记重拳,不仅对着当时的纳粹极权,而且对着整个人类历史。2、此书与《悉达多》是两个不同的方向,《悉》是从入世到出世,《玻》则是从出世到入世,都是一种求道过程。此书写成,黑塞对整个人类精神世界的贡献和责任就结束了,诺贝尔文学奖只是一个小小的注脚。3、一句话总结这本书,对于知识分子或者整个人类精神世界,只有一个命题——1+1是不是等于2?这也是初等教育的最大功能所在。4、黑塞对玻璃球游戏大师的结局安排有仓促之感,其间蕴涵之意令人费解,世俗世界的未竟之业并无答案,这或许是他的开放性结局。
评分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