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1920-1995),中國女作傢。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1943年開始發錶作品,代錶作有中篇小說《傾城之戀》、《金鎖記》、短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和散文《燼餘錄》等。1952年離開上海,1955年到美國,創作英文小說多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已齣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說集《傳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說閤集《張看》以及長篇小說《十八春》、《赤地之戀》等。
到底是上海人
洋人看京戲及其他
更衣記
公寓生活記趣
道路以目
必也正名乎
燼餘錄
談女人
走!走到樓上去!
有女同車
愛
童言無忌
造人
打人
說鬍蘿蔔
私語
詩與鬍說
寫什麼
炎櫻語錄
忘不瞭的畫
談跳舞
談音樂
自己的文章
夜營的喇叭
藉銀燈
銀宮就學記
存稿
雨傘下
談畫
再读。还是不知读了几遍。熟的不能再熟,每一遍却都有新意。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时间即是金钱,所以女人多花时间在镜子面前,就得多花时间在时装店里” “小孩是从生命的泉源里分出来的一点新的力量,所以可敬,可怖。” ...... 不一而足。 一个我行我素,那管世...
評分高中时读张爱玲的小说,尽管内心觉得是好,但不太愿意放声说出来。因为在她华美的文字下面,隐隐地透出一股幽冷怪戾之气,令还未经历人生风浪的我颇感不适。觉得读多了人也会变得凄恻起来。然而后来总算长大了,知道了人类本性的伟大:再怎样营造出的真切的情境,如果与自身生...
評分开头照例是写“我”: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这是一个长句子,修饰联缀的全是“古怪”“被目为”“除了…之外…别无”等硬朗而不容人辩驳的词语。整个句子呈现出向前涌动、不可回头的姿态,这和一个“...
評分有个外国姑娘,到中国来了两年,故宫、长城、东方蒙特卡罗、东方威尼斯,都没瞻仰过,对于中国新文艺新电影似乎也缺乏兴趣,然而她特别赏识中国小孩,说“真美呀,尤其是在冬天,棉袄、棉袴、棉袍、罩袍,一个个穿得矮而肥,蹒跚地走来走去。东方人的眼睛本就生得好,孩子的小...
評分这本《流言》中字里行间展露出张爱玲的率真、自然,很随性的感觉。写的都是世俗生活,邻里之间,但却包含着她对人性,人生的思考。她津津乐道于饮食和生活。用最直白最亲近的方式向读者诉说她所喜好和憎恨的事物 “我愿意保留我的俗不可耐的名字,向我自己作为一种警告,设法除...
把人看的鬱悶的
评分年輕時候看的東西
评分散文雜選。
评分正是這淺顯讓我癡迷
评分張愛玲的文字陪伴我度過瞭那個怪誕反叛又討人厭的少女時代。時光流逝不再來,迴頭看看,似乎那幾年的我也不是一無是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