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 浩紀
1971年出生於東京,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科博士,以研究並評論御宅族文化而聞名,是日本著名評論家、作家,以及文化學者。曾任東京大學研究所資訊研究客座助教授;國際大學全球通訊中心副所長、教授。現為早稻田大學文化構想學部教授、東京工業大學世界文明中心人文學院特任教授。編著有文化研究等專書數十種。除了學術研究以外,2008年發表了第一本小說《量子家族》,並於2010年獲得三島由紀夫賞。
譯者簡介
褚炫初
畢業於京都同志社大學新聞學專攻(現改為媒體學科),早稻田大學亞太研究所。曾任職電子媒體編輯部與國際新聞中心、日商智庫研究員、本土食品集團新事業開發部門、GTDI Co. Ltd.設計公司台灣代表。現為建築、設計美學、品牌行銷等相關領域之專職日文口譯員與自由文字工作者。著有《愛不釋手的理由:日本行銷包裝大師打造人氣商品的祕密》。
次文化研究的根基經典名著
你真的理解「御宅族」是什麼意思嗎?
從「理想的時代」到「虛構的時代」,人類將走向什麼樣的未來?
御宅族的消費行為的變化,為日本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欲了解當代日本社會,必先了解御宅族系文化的來龍去脈!
御宅系文化研究第一把交椅──東浩紀,帶你一探究竟。
御宅族的消費行為的變化,不只對日本,對世界其他國家也造成了很大影響。御宅族一向被賦予負面的意義,但是當這個族群所形成的影響力已經不只限於一個小圈圈內時,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了解這個族群對於動漫甚至當代文化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而且這些被誤解的族群,其行為模式是文化的脈絡之一,也正在改變著人類的整個歷史文化。
作者以其豐富的文化論述內涵,概要而精闢的分析御宅族文化影響下的日本社會和日本思想,並從中理出御宅族文化的形成與未來的可能性。
显然,那些被我们称为“死肥宅”的家伙们,都非常喜欢自己那种宅宅又悠然的感觉。我们容易想当然地认为,死肥宅并不经常出门,所以肯定找不到女朋友;然而,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质量越大,吸引力就越大。 当然,即使有牛顿为死肥宅们站台,对你来说,理解死肥宅依然是非常...
评分 评分这是我最近在看一本有趣的书。 开头因为译者序言一上来就是黑格尔和kojeve把我吓傻了——立刻坚定不移地要去读完这本书,才第一章果然被作者的otaku属性与评论给吓尿了。尽管作者的成书是2001年,看起来有那么一点遥远,但是作者本人为宅男宅女说话不腰疼的姿势,我还是要毕恭...
评分 评分这是我最近在看一本有趣的书。 开头因为译者序言一上来就是黑格尔和kojeve把我吓傻了——立刻坚定不移地要去读完这本书,才第一章果然被作者的otaku属性与评论给吓尿了。尽管作者的成书是2001年,看起来有那么一点遥远,但是作者本人为宅男宅女说话不腰疼的姿势,我还是要毕恭...
用个术语来形容的话,应该说是“解构主义”么。前面立论的基础都是二次同创制作,看来完全不看同人作品的我还不算是宅男233。后面对“欲望和需求”的分析还不如谷崎的恋物癖小说分析得深刻,正是因为宅人对“萌”的精神上的追求得不到物质上的满足,各种周边商品才能卖得出去吧。
评分大型非叙事资料库这个点读来挺有说服力。可惜如作者所言,次文化的研究更新速度很快,其中提到的例子有点旧了。很奇怪对于次文化只论述游戏,动画,而不提漫画?
评分果然是阿宅研究中比较优秀的书。赞小哥
评分个体想象力的包容性决定了其对亚文化的包容程度。从消费的角度来考察御宅亚文化现在看来实在是不新鲜,关于数据库消费的部分其实有点混乱,有的时候甚至有种硬要贴合作者自己的这个理论来分析作品的乱来的狭隘感。
评分认为日本宅文化抬头是「用产自美国的原材料所创造的拟(像)日本」通过美国文化80s重造了一个江户日本(清高主义)的拟像。二次创作+重视虚构 前者依赖「叙述消费」同后者一起被认为是对后现代宏大叙述破产所造空白之填补。但是EVA粉真的不消费故事吗?文化记忆真的可以叫做数据库?拟像和数据库不就是角色与文化记忆(或流行文化)嘛.这不又是Sokal批判的后现代错用与nonsense吗?从原作-复制到资料库-拟像的讨论有点继承本雅明的意思 但对萌的深挖不够。从黑格尔-kojeve-zizek的snobbery-cynicism来反观宅文化思路不错。至于动物化总共不过十几页篇幅 将宅比喻成中毒并且再一次错用概念 延续了人-动物二分错误。末章是对宅的互联网隐喻?另外提到奥姆真理教的宅性;注释变脚注太感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