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幼年受家塾教育,1914年东渡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并组建夏社、创造社等文学团体。1926年随革命军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后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政治部主任。抗战期间,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9年7月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新中国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等职。著作甚多,后编为《郭沫若全集》“历史编”八卷(人民出版社版)和“文学编”二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书具有时代特征和风格,值得一阅。
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个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情感一直在反复。甚至有点显得过于繁冗累赘。这在现代的说法是:“你这小子在蹭稿费。的确这首诗歌在艺术上远说不上成熟。但是这首诗歌也要看其身处的时代背景。在五四运动时期的那个年代成还是很高的,关键是这首诗以强烈地表...
评分《女神》和《家》一样,适合叛逆的青少年看,因为在十几岁的年龄,这样简单而炽热的情感最能打动人。我要爆发、我要控诉、我要反抗……就是这样。
评分科大之命运,颇似《指南录》后序所形容“立及予死者不知其几矣”。文革初期,武斗成风,进退不由,可谓“几彷惶死”;飘零江湖,河南不要,江西不要,可谓“几无所逃死”。流落安庆,苦不堪言,可谓“几以不纳死”。80年代扶摇直上度过短暂辉煌后,又陷入风波,科大师生试图与...
评分‘太阳万烛光,我是五烛光,烛光虽有多少,亮时同时亮。’ ‘女神’向往温热的阳光,走出壁龛去创造新的太阳;鸾鸟一心想要扑进烈火,重获新生;甚至碧海,青天,雄鹰,飘摇的风筝,金黄的衰草,都在一声声,呼唤着光明。‘向着光明生长吧!’他们都自以为是地想要说服我,说...
评分《女神》(郭沫若著·1958年第二版) 重读郭沫若之诗集《女神》,想其在1949年之后的一举一动,《女神》时的浪漫大胆、热烈与自由在其身上消失得无影无踪,堕落之快,如乘神七。《女神》收入作者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其中代...
郭沫若的咆哮体真是有毒
评分郭某人可以申请加入咆哮教了。。。
评分泛神即无神,宇宙无神,自我方显
评分因为历史的语境被肯定。可历史却是超语境的洗刷文学。
评分时代产物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