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幼年受家塾教育,1914年东渡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并组建夏社、创造社等文学团体。1926年随革命军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后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政治部主任。抗战期间,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9年7月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新中国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等职。著作甚多,后编为《郭沫若全集》“历史编”八卷(人民出版社版)和“文学编”二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书具有时代特征和风格,值得一阅。
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个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情感一直在反复。甚至有点显得过于繁冗累赘。这在现代的说法是:“你这小子在蹭稿费。的确这首诗歌在艺术上远说不上成熟。但是这首诗歌也要看其身处的时代背景。在五四运动时期的那个年代成还是很高的,关键是这首诗以强烈地表...
评分2010年岁末一天,乐山沙湾古镇沉浸在一片寥峭寒雨之中,唯我一人突谒了郭沫若故居。 情景相当诅丧,昔日鼎盛显赫的文豪故居,如今几乎没有了香火。这仿佛为一个时代的隐喻,文学日益式微边缘化的象征。 遥想当年领军创造社的辉煌,《女神》《星空》的灿烂,《屈原》与《棠棣之...
评分郭院长是举世瞩目的大科学家,其在历史的意义远远超越了“文人”的概念,现选《悼念郭老》中几位著名学者的回忆和评价来回顾这位人物,有兴趣的朋友可找来读一读,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另外、钱三强同志对郭老的情感很深,他的文章是单独的。 郭老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一位卓越...
评分 评分科大之命运,颇似《指南录》后序所形容“立及予死者不知其几矣”。文革初期,武斗成风,进退不由,可谓“几彷惶死”;飘零江湖,河南不要,江西不要,可谓“几无所逃死”。流落安庆,苦不堪言,可谓“几以不纳死”。80年代扶摇直上度过短暂辉煌后,又陷入风波,科大师生试图与...
很不喜歡郭的詩
评分初中图书馆借的第一本书,当时被震了(点堂棣之花上)
评分中学时一度很受郭这本书的影响,现在想想也没什么不好的~
评分盒盒?
评分中学时一度很受郭这本书的影响,现在想想也没什么不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