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號尚武,四川樂山人。幼年受傢塾教育,1914年東渡日本留學。1918年開始新詩創作,並組建夏社、創造社等文學團體。1926年隨革命軍北伐,任國民革命軍政治部副主任。後參加南昌起義,任起義軍總政治部主任。抗戰期間,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49年7月當選為全國文聯主席。新中國立後,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國科學院院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政協副主席等職。著作甚多,後編為《郭沫若全集》“曆史編”八捲(人民齣版社版)和“文學編”二十捲(人民文學齣版社版)。本書具有時代特徵和風格,值得一閱。
新诗作为相对于古诗一种文体,兴起于五四运动前后,以届时的青年才俊为代表人物。 为什么给《女神》打五星? 因为它作为新诗,不仅仅逃出了古诗格律形式的桎梏,而且融入了新的思想。不同于其它换汤不换药的新诗,揭了新诗的皮,里头依旧是古诗的灵肉。所以,甚是赞同闻一多的...
評分《女神》(郭沫若著·1958年第二版) 重读郭沫若之诗集《女神》,想其在1949年之后的一举一动,《女神》时的浪漫大胆、热烈与自由在其身上消失得无影无踪,堕落之快,如乘神七。《女神》收入作者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其中代...
評分 評分 評分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个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情感一直在反复。甚至有点显得过于繁冗累赘。这在现代的说法是:“你这小子在蹭稿费。的确这首诗歌在艺术上远说不上成熟。但是这首诗歌也要看其身处的时代背景。在五四运动时期的那个年代成还是很高的,关键是这首诗以强烈地表...
其實想給兩星,這麼著名的詩,可是卻沒看齣來那裏好
评分雷峰塔下/一個鋤地的老人/脫去瞭上身的棉衣/掛在一旁嫩桑的枝上/他息著鋤頭/舉起頭來看我/噢,他那慈和的眼光/他那健康的黃臉/他那斑白的須髯/他那筋脈隆起的金手/我想去跪在他的麵前/叫他一聲::“我的爹!”/把他腳上的黃泥舔個乾淨。你們看看這就是頌歌的天賦啊,那麼早就顯現瞭,他不吃這碗飯誰吃呢?
评分郭某人可以申請加入咆哮教瞭。。。
评分時代産物咯。
评分中學時一度很受郭這本書的影響,現在想想也沒什麼不好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