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是德国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哲学家李凯尔特的历史哲学著作之一。1898年,李凯尔特在弗莱堡“文化科学协会”作了有关历史哲学问题的讲演,讲演稿作为报告发表,成为此书。全书分为十四章,讨论了历史哲学中的重要的问题。其基本思想如下。
一、《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讨论学科的划分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讨论了自然科学与历史的文化科学的关系问题。李凯尔特认为,既可以从质料的观点看不同学科的划分,也可以从形式的观点看不同学科的划分。
二、从价值哲学出发,李凯尔特认为价值也是历史哲学的基本范畴。历史与价值有着密切的联系,价值是历史学家挑选材料时的标准。什么是“有意义的”、“本质的”和“重要的”?什么是“无意义的”“非本质的材料”?这要看它们与价值有没有联系,以及联系的如何。李凯尔特把这称为“价值联系原则”。不过,他把价值同评价区别开来,认为历史学重视的是价值,而不对历史事件作肯定的或否定的评价。价值是就对象本身的性质而言,评价则表现历史的倾向和态度。
依我浅薄的哲学知识看,这是本很不错的书。话说的非常明白,而且说的很到位。绝对值得看的一本认识论和方法论经典。
评分依我浅薄的哲学知识看,这是本很不错的书。话说的非常明白,而且说的很到位。绝对值得看的一本认识论和方法论经典。
评分依我浅薄的哲学知识看,这是本很不错的书。话说的非常明白,而且说的很到位。绝对值得看的一本认识论和方法论经典。
评分依我浅薄的哲学知识看,这是本很不错的书。话说的非常明白,而且说的很到位。绝对值得看的一本认识论和方法论经典。
评分依我浅薄的哲学知识看,这是本很不错的书。话说的非常明白,而且说的很到位。绝对值得看的一本认识论和方法论经典。
本来德国的哲学家就不太会好好说话,再加上翻译不佳,整本书比它本身内容晦涩多了。
评分李凯尔特在《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一书中指出,与自然科学不同,文化科学研究有其特殊的方法论基础,而这,主要体现在价值问题上。文化科学在确立自身的研究对象时,有某种价值上的考量,即我们首先要评估这一对象是否是有意义的。但这种价值上的关联,并不表明文化科学的研究,就允许随意评价和褒贬。
评分大二时候买的书,一直断断续续没看完。文艺复兴至于启蒙运动,自然科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社会科学也受其影响走上了分门别类的研究道路。然而其发展却不尽如自然科学的各门类那样成果显著。在各门科学或(学科)内部经验的知识积累的同时,跳出经验去审视各门学科的性质越来越显得必要。物质与精神的对立凸显出来,这似乎意味着非自然科学的觉醒。然而根据李凯尔特的观点,这种对立没有抓住要点。自然科学及其对立面的分野在描述异质连续行的现实上图现在对象(自然物—文化价值)以及方法论(普遍化—个性),然而不足之处在于作者似乎只是直觉到“价值”,却没有把它论述的清楚——足以界定文化科学的对象及形式的特点。
评分大二时候买的书,一直断断续续没看完。文艺复兴至于启蒙运动,自然科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社会科学也受其影响走上了分门别类的研究道路。然而其发展却不尽如自然科学的各门类那样成果显著。在各门科学或(学科)内部经验的知识积累的同时,跳出经验去审视各门学科的性质越来越显得必要。物质与精神的对立凸显出来,这似乎意味着非自然科学的觉醒。然而根据李凯尔特的观点,这种对立没有抓住要点。自然科学及其对立面的分野在描述异质连续行的现实上图现在对象(自然物—文化价值)以及方法论(普遍化—个性),然而不足之处在于作者似乎只是直觉到“价值”,却没有把它论述的清楚——足以界定文化科学的对象及形式的特点。
评分自然科学文化科学的划界;强调文化科学面对自然科学的“自信”;和胡塞尔一样反对心理主义;和狄尔泰一样强调“意义”问题;末章指出任何一门学问都要以历史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为前提,为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先声;价值理论对韦伯的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