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以在“咬”上做文章闻名。创刊伊始,先“咬”自己,以后是一路狂“咬”。 从“咬”报纸,“咬”期刊,“咬”广告,发展到“咬”全国知名作家,将他们的作品作为“挑刺”的“众矢之的”。此举产生了“不打不相识”的社会效应,王蒙、刘新武、叶辛等名作家都诚恳地表示支持这项活动,甘愿为规范祖国的语言文字做“靶子”。但《咬文嚼字》并不限于纠正错别字,而且还纠正出版物中各种历史文化知识和西方文化知识百科知识方面的错误,有的文章还告诉读者很多在任何其他地方很难看到和查到的小知识。文章短小精悍,富有趣味性。2003年的《咬文嚼字》更为精彩。“锁定名人”“追踪荧屏”敲响了开场锣鼓,“过目难忘”“借题发挥”赢得了读者的瞩目,“百家会诊”“文章病院”等传统栏目依旧生机盎然……;还有出版100期的盛大节日,参与整理异形词并发布试用新整理异形词规范词形的建议,同时和读者一起关注社会语文论争……而这一切都已定格于这本2003年的合订本中。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言之有物,对错误不手软,有的放矢。豆瓣放的是错误地封面!
评分减压的三大利器:俳句、闽南语俗谚、咬文嚼字。书的封面是错误的,03年版的是蓝色的封面。几年前在书城看到这本书,但是没带回,找了那么多年终于找到这本书了。
评分精悍的短文
评分我们的汉语挺有意思!
评分我们的汉语挺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