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声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非虚构 纪实 郭玉洁 中国 散文随笔 文学 文化 叙事
发表于2025-04-08
众声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文字很温润。没有想象中的好。
评分由于《忽左忽右》郭玉洁的访谈开始看这本。但我不喜欢的部分想来其实颇为意外,说起来在郭老师一直处于“新新闻”/非虚构写作的中心,但好像还是有点把握不好作者/创作者的界限和在场感。总觉得很多文章都自己先代入了立场去共情,所以合作者相对相似(文化、语境等)的人她就好理解,比如吴明益、朱天文之类的台湾的几篇,和作者离得很远的人她就写得很流于表面,比如内蒙、何伟和几篇讲柏林的。另外是感觉明明是70后的郭老师却有点老气横秋,好像对年轻人有着无可奈何的批判感,又对漫长孤寂的写作有点意外的自我陶醉感。
评分郭玉洁是喜欢的正午作者,她的回信简单、肯定、直言不讳,书里所选的十八篇稿件亦承袭了一贯的风格,短句错落好读,叙述始终贯穿着一股气。非虚构似乎模糊了报道和随笔之间的界线,其实还是有明显的区别。远距离观察很难不设立场。写萧红、张枣、同时代的媒体人成长的那几篇最感兴趣,个人情感表达也最充分。写吴明益和杨牧两篇,观察很敏锐,细节非常抓人,整体又功力很深,一定是数周、数月的素材积累才能写就的。她展示了天分和积累在写作上的成果展现,一日一日,在自我否定和狂喜之间一点点写下去,写得更好一些,慢慢接近理想的完美作品。
评分由于《忽左忽右》郭玉洁的访谈开始看这本。但我不喜欢的部分想来其实颇为意外,说起来在郭老师一直处于“新新闻”/非虚构写作的中心,但好像还是有点把握不好作者/创作者的界限和在场感。总觉得很多文章都自己先代入了立场去共情,所以合作者相对相似(文化、语境等)的人她就好理解,比如吴明益、朱天文之类的台湾的几篇,和作者离得很远的人她就写得很流于表面,比如内蒙、何伟和几篇讲柏林的。另外是感觉明明是70后的郭老师却有点老气横秋,好像对年轻人有着无可奈何的批判感,又对漫长孤寂的写作有点意外的自我陶醉感。
评分还有一颗星留给作者今后的进步:)
郭玉洁,知名媒体人,专栏作家。
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任《财经》记者、编辑,《生活》、《单向街》(后更名为《单读》)主编,《lens》主笔,路透中文网、纽约时报中文网、彭博商业周刊专栏作家。2011年前往台湾东华大学攻读创意写作学位,现为《界面·正午》联合创始人,《正午故事》主笔。
在碎片化时代仍保有专注的写作热情,相信总有一些人事、文字值得留存。
谈及写作,她说:“文学,是一个不老的梦,也是一门残酷的艺术。它逼一个写作者经过长年的寂寞岁月,啃食自身细密的经验,啃食爱、痛苦、绝望,啃食一切,然后以想象,以艰苦的努力,凝成独特的声音。”
本书是《正午故事》主笔郭玉洁在媒体从业多年后,首度将人生沉淀积累成书。
十八篇文字里,记录了来自人生现场的如实观察。在泰国清道潜心体验工匠生活,在柏林墙下回顾城市历史,从乌兰巴托往北,去往成吉思汗出生的地方,在台湾的文学课堂上倾听大师们分享文化记忆。
这是一本非虚构文字作品合集,关于文学、历史、城市、命运。辗转四座城市,对话十位名人,与更多普通人的心灵,追忆数段往事,去理解每个人的生命选择。不同的声音汇聚,就是一个时代。
重回生命的现场,丰富、智性,又留存着天真的热情。
暗黑色的封底配以白色的文字,加上不知怎么形容的红色腰封,显得十分阴沉,倒也符合《众声》这个题目,倾听大众的声音,我想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沉默已久,急需诉说的声音。而作者能将这些声音汇聚起来,以文字的形式传递给大众,想必也是费了不少精力。 对于作者,我并不熟悉,...
评分我们是一系列的偶然|彤阅读 2017-03-24 【原创】瑛彤 公号:彤话空间 彤阅读/2017/29 《众声》 正如叶三所述: 读书中的人和事,是近年来少有的温煦的阅读体验,就像在听一个厚道而聪明的人,将她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徐徐道来。 书中叙述的人和事,奇闻不多,名流不少,然归...
评分记得16年某一期的《一站到底》里面有个台湾选手洪宏星,他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为他当过中餐厨师,作过金融白领,最后转行拳击手,并且在各个领域都获得很大的成就。当时他在《一站到底》舞台上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害怕去选择,甚至是冒险,如果你一成不变,那你的...
评分不认识作者、不熟悉内容,这样一本全新的书展开在读者面前,拿什么去吸引人阅读? 显然,《众声》做得还不够好。 01 《众声》被定位为非虚构文字作品合集。什么意思,我特意去查了一下——广义上说,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行为,均可称之为非虚构文学创作(写作)。这一...
众声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