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知识分子面临着尴尬的窘境:平庸、琐碎、媚俗成为大众文化乃至知识分子自身挥之不去的阴影。究竟谁是导致整个社会弱智化的罪魁祸首?
《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对抗21世纪的庸人主义》深刻反思了当代知识分子的自身价值与命运,指出知识分子异化来自内外两个维度:一方面是知识分子形象的自我贬损,丧失批判立场,主动退出历史舞台,成为特定人群利益的代言人;另一方面则是被社会抛弃,在社会生活中失去固有的中心地位,日益被边缘化。
《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对抗21世纪的庸人主义》的作者弗兰克·富里迪认为,正是知识分子自身的庸人悲观主义态度和工具主义态度,造成了当下知识分子的窘境。
弗兰克·富里迪,英国肯特大学社会学教授。其学术研究主要围绕帝国主义问题和发展问题,著有《恐惧的政治》、《恐惧》、《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神秘的过去,难测的未来》、《帝国主义的新意识形态》等书。
作者开篇对读者的期待,可见作者的知识观。比尼采在《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中的期待较为平和。但是毫无疑问,作者只是一位社会学者,而不是真正的通人。他的思辨有局限,他的忧虑也有些过分。真正的知识分子,或许退隐在声色犬马中。这一切,如草蛇灰线,谁能看得清呢?如果...
评分看了这本书,想记录几个名词。 什么是庸人? 一个欠缺人文文化的人;一个只对日常事务感兴趣的人。(The Shorter Oxford Ditionary) 按此化分,可分为工具主义观和英才教育观。工具主义观尽可以顾名思义,那么什么又是英才教育观呢?英才教育观者声称:就是通过提供平等的机...
评分脑力劳动者越来越多,知识分子越来越少。知识分子的天命是追求思想,捍卫真理!可怜他们在向大众文化妥协,在自我贬低,在靠思想而活。
评分 评分社会学能不能不要一个意思重复半天
评分其中引了不少有分量的人物的观点或论说。与其说在问“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不如说是对庸人主义的担忧,然而在这样一个大众化的时代,庸人主义看似无法避免(?)知识分子的挣扎也不可避免。
评分对当代反智主义和平庸、琐碎的大众文化的批判有一定道理,然而作者对少数知识精英领导地位的怀念却让人感觉不合时宜。事实上,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网络的发达已经使得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大众化、平民化,这本来是社会发展的进步,死抱着高高在上的精英主义立场,多少让人感觉有遗老腔调。
评分虽然很薄,但对于我而言,这本书并不容易读。书中提到的观点是我从来都没有考虑过的,而现在,我也开始焦虑了。
评分重读这本书,感觉曾经的危机进一步加重了:为了给底层幻想而营造的价值观最后把整个社会都绕进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