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

在美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苏珊·桑塔格,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与西蒙娜·波伏瓦、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2004年12月28日病逝于纽约。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苏珊·桑塔格
出品人:
页数:422
译者:廖七一
出版时间:2012-12
价格:46.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32759118
丛书系列:苏珊·桑塔格文集
图书标签:
  • 苏珊·桑塔格 
  • 美国文学 
  • 美国 
  • 文学 
  • 小说 
  • 人文 
  • 外国文学 
  • 苏珊桑塔格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以真实故事为题材,写波兰最著名的女演员赫莲娜.摩德洁耶夫斯卡在一八七六年移民美国的故事。一八七六年,波兰最伟大的女演员玛丽娜·札兰斯卡退出舞台,率领一群同胞,飘洋过海到加州建立他们的乌托邦公社。玛丽娜的儿子与丈夫随同在侧,护花使者中还有一个深爱她、刚窜起文坛的年轻作家。《在美国》描写拓荒时代时依然空旷的西部,在那里,他们的公社失败,多数成员返回波兰,但是玛丽娜留下来,在美国舞台大放光芒。

《在美国》是一本生动、令人惊喜的巨作,是桑塔格最迷人、最杰出的成就。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苏珊.桑塔格,一定是个意志力坚定的人,正如她本人形容的自己,她的知识面太广阔了,读完最后一页,包括廖七一的后评,有种通透释然清冷的感觉。 玛凌娜,她周围形形色色的人,桑塔格都已一种内心独白的方式刻画了主要人物,玛凌娜写给亨里克的信,波格丹的日记,里夏德的...

评分

1876年移民美国的波兰著名莎剧女演员海伦娜·莫耶杰夫斯卡(1840-1909)是一位人格上有强大凝聚力的女权主义先驱。因成名较早,使她在人生盛年就有条件去追求安稳、宁静、超然的人生境界。自由的美国让她看到了实现理想的机会,为了创造一个真正的乌托邦式集体农庄,她像族长...  

评分

苏珊.桑塔格,一定是个意志力坚定的人,正如她本人形容的自己,她的知识面太广阔了,读完最后一页,包括廖七一的后评,有种通透释然清冷的感觉。 玛凌娜,她周围形形色色的人,桑塔格都已一种内心独白的方式刻画了主要人物,玛凌娜写给亨里克的信,波格丹的日记,里夏德的...

评分

苏珊.桑塔格,一定是个意志力坚定的人,正如她本人形容的自己,她的知识面太广阔了,读完最后一页,包括廖七一的后评,有种通透释然清冷的感觉。 玛凌娜,她周围形形色色的人,桑塔格都已一种内心独白的方式刻画了主要人物,玛凌娜写给亨里克的信,波格丹的日记,里夏德的...

评分

1876年移民美国的波兰著名莎剧女演员海伦娜·莫耶杰夫斯卡(1840-1909)是一位人格上有强大凝聚力的女权主义先驱。因成名较早,使她在人生盛年就有条件去追求安稳、宁静、超然的人生境界。自由的美国让她看到了实现理想的机会,为了创造一个真正的乌托邦式集体农庄,她像族长...  

用户评价

评分

不明白温顿夫人的出现是何意呢?是表现玛琳娜的超我?还是仅单纯社会宗教背景描写?

评分

感觉not very novel呢……不过倒确实挺苏珊桑塔格

评分

怎么说呢,其实期待本来就并不高。感觉她写的随笔应该可能会更好一些,不过先看了一本小说,记得她的日记里说,她不喜欢《太阳照常升起》,但是看完这本《在美国》,和上个月看完太阳照常升起的感觉很像..... 不是不好,也不是好,挺平的.... 没有给看的人太多的内心波澜...虽然他俩写的都是并不普通的人物,但是两本书读下来都有点儿索然无味了

评分

评论家写小说总是不由自主地跳出来评论两句 我对于戏剧也不是很了解

评分

这位作者的任何一本书都能让我回想起大学时一个人窝宿舍一遍遍翻看《论摄影》的孤单小日子:) 和这本书,相见恨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