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韦伯(1864—19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经济学家,思想家。他被公认为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宗教社会学最早的开创者之一,他是宏观社会学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印度的宗教》、《古代犹太教》、《经济与社会》等。
【译者简介】
王容芬,旅德学者。1947生于北京,1962年入读北京外国语学院东欧语系德语专业。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从事翻译研究工作,主要致力于对马克斯•韦伯作品的译介工作。1988年根据德文翻译了韦伯的两篇重要演讲稿,题名《学术生涯与政治生涯》出版(稍后的冯克利译本译作《学术与政治》),还译有韦伯的《儒教与道教》。最近她对这两种重要译作分别做了细致的修订。
韦伯是历来登上学术舞台的角色中最有影响的一个。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
韦伯就像几乎和他同时代的迪尔凯姆一样,在任何一套论及重要社会学家的丛书中,都应占有一席之地。不论在哪里讲授社会学,他的名字总是跟迪尔凯姆和马克思结合在一起,被奉为社会学的三位现世神明。
——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弗兰克•帕金
从某个观点来说,韦伯是个历史主义者,韦伯开始的着眼点是把社会学视为史学,对他而言,所有人类的实相都可以在时间的向度里及史家的方法论中被理解。
——英国学者麦克雷
韦伯的脑袋是一个能够容纳多种矛盾思想的神经系统。总的看来,韦伯既是一个激进的民族主义者,又是一个学术上的民主主义者;既是一个不受传统宗教观念束缚的自由学者,又是一个对宗教传统抱有浓厚兴趣的社会学家;既是一个批判社会主义的理论家,又是一个十分敬重马克思及其学说的思想家。
——哈佛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休斯
本书收录了《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的前三篇:《导论》《儒教与道教》和《过渡研究》。《儒教与道教》是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上的第二本主要著作。韦伯专注于探索中国社会里那些和西欧不同的地方,尤其是与西方新教的相比较,并试图去寻找资本主义在中国为什么没能发展起来的原因。
信任与冷漠——对韦伯的中国观察 如果把中国社会数千年来的积淀比作一个茂密的森林,那么韦伯在做中国研究时的形象就像一个拿着放大镜寻找新植物的植物分类学家。这个森林里的一切皆是全新的,每每看到与西方相似的植物便会引起他比较的欲望和联想。可惜的是,他仿佛是第一个...
评分导言 虽然此书名为《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但是内容却并不是仅仅介绍中国的宗教那么简单。首先,韦伯写作宗教社会学系列的目的是阐释为什么资本主义仅只在欧洲得到发展而没有在其他文明中开花结果。其次在他看来宗教社会学“所要研究的并不是宗教现象的本质,而是因宗教...
评分《儒教与道教》是在大学的时候那个说“思想上要激进,身体上要保守"的老师介绍的。韦伯的书有着扎实的社会学理论基础,论证了儒教是适应生活的理性主义,即顺阴阳明教化,清教是改变生活的理性主义,道即术士和巫师,出世和入世的最早起源可能是生活的快乐和苦难导致的神鬼二...
评分《儒教与道教》是在大学的时候那个说“思想上要激进,身体上要保守"的老师介绍的。韦伯的书有着扎实的社会学理论基础,论证了儒教是适应生活的理性主义,即顺阴阳明教化,清教是改变生活的理性主义,道即术士和巫师,出世和入世的最早起源可能是生活的快乐和苦难导致的神鬼二...
评分作者从很多方面论述了中国为什么没有像西方一样产生资本主义。其中不乏精警的言论,但有的地方也确实有偏差。不过这么一部内容复杂庞大的著作,作者的功力着实不浅。从货币谈到城市、行会,从国家的各种体制、经济法律政策,谈到最高统治者和士人阶层……作者的篇幅...
所谓的卡里起码所谓的理性。
评分读了导论和结论,似乎是基于比较研究来说儒教中国的经济问题
评分我觉得韦伯对于中国土地税收制度的认识还是比较浅显的- - 噗 但是我们老师说我讲的这本书的ppt更没溜!!!
评分所谓的卡里起码所谓的理性。
评分所谓的卡里起码所谓的理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