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
本名孫璞,1927年2月14日生於浙江烏鎮,自幼迷戀繪畫與寫作。十五歲離開烏鎮,赴杭州求學,1946年進入劉海粟創辦的「上海美專」學習油畫,不久師從林風眠門下,入「杭州國立藝專」繼續探討中西繪畫,直到十九歲離開杭州去上海。五○至七○年代,任職上海工藝美術研究所,參與人民大會堂設計。畫餘寫作詩、小說、劇作、散文、隨筆、雜記、文論,自訂二十二冊,「文革」初期全部抄沒。「文革」中期被監禁期間,祕密寫作,成獄中手稿六十六頁。1982年遠赴紐約,重續文學生涯。1986至1999年,台灣陸續出版木心文集共12種。1989至1994年,為旅居紐約的文藝愛好者開講「世界文學史」,為期六年,陳丹青為其學生。2003年,木心個人畫展在耶魯大學美術館、紐約亞洲協會、檀香山藝術博物館巡迴,畫作受大英博物館收藏,這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家中第一位作品被該館收藏,2006年,木心文學系列首度在大陸出版,同年,應故鄉烏鎮邀請,回國定居,時年七十九歲。年底,紐約獨立電影製片導演赴烏鎮為其錄製紀錄片。2011年12月21日凌晨三時,在故鄉烏鎮逝世,享年84歲。
生命是宇宙意志的忤逆,去其忤逆性,生命就不成其為生命。因此要生命徇從宇宙意志,附麗於宇宙意志,那是絕望的。
莊嚴與滑稽隔一層紙,對這層紙,我有興趣。每當四顧無人,忍不住伸手抽去這層紙。如若將來神明課我此罪,我有所辯:我是在四顧無人時才抽的啊。
是故對於「禪」、「禪那」、「禪宗」乃至「禪意」,我只能是個不語的旁觀者。
木心的散文文字亮麗鮮明,語法曲折有力,於人於事於物,時有超乎尋常的體察和出人意表的見解。
《愛默生家的惡客》一書中〈7克〉談生命與智慧的平衡,玄妙而透僻;〈大西洋賭城之夜〉從賭博談到生命與宇宙意志;〈恆河.蓮花.姊妹〉則藉西方人的眼光來反觀東方,憑資料加以推理想像,將自己所獲的快感傳與讀者;〈愛默生家的惡客〉則幾乎是文學作品中第一篇專寫沮喪的文章;〈你還在這裡〉、〈菸蒂〉、〈末班車的乘客〉,則是木心關心那些平凡的普通人,枝微末節的小事,都是他們筆下活生生的感情;〈韋思明〉、〈大宋母儀〉具有中國古體小說的鮮明性格,又帶著木心獨有的犀利和睿智。
这两日在家中,闲的无事,又苦于无书可读,便又拿起回来在火车上便早已看完的《爱默生家的恶客》。在学校那几日,每天都是《文学回忆录》,对木心大师推崇备至,仿佛从陈丹青先生的笔记之中,我们犹可见大师当年的风采。不甚健谈,但每句话都是经得起推敲;讲到忘情之处,来几...
评分几维书店打卡,木心的《爱默生家的恶客》 “枕边经典”第一次读到木心,恕我孤陋寡闻,惊叹于他苦难之中不失的贵族气质。想起那一句经典之语:贵族在苦难之中更显其贵。在牢狱之中仍不忘整理裤腿的对缝,这是何等灵魂的高贵。 一篇又一篇的小品文,文字很质朴,到处天马行空,...
评分 评分我从这本书走进了木心先生的文字世界,对于木心先生原本是十分的陌生,对他的认识都是从别人的文字中得来的,《南方周末》曾在木心去世前后有过长篇报道,还有陈丹青写下的对木心的文字和梁文道对于木心先生的记述,从中看出了木心先生是学贯中西并在文字中清晰的存在着...
评分人生短暂,书海浩瀚,纵然一生读书不止,所读也不过沧海一粟。 作家有很多种。 朱自清文笔优美,按初中语文老师的话说,纵然是安达这样的小县夜景,经朱自清之笔,也是美不胜收。初中时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莫过于若无其事的在“种子”旁边朗诵《桨声灯影下的秦淮河》,仿佛这样...
木心的文字相對來說深得我愛。
评分图书馆借来看的 装帧真喜欢 书的内容倒是不如之前看的几本喜欢
评分字字珠玑 流连忘返
评分字字珠玑 流连忘返
评分散文的語氣很重要。木心其實沒有那個腔調,儘管有學識。相反小說他就寫得不錯。這和脾性有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